
消防战线永不退休的“老兵”
——记聊城市军休所军休干部霍月平
■ 本报记者 沈欣欣
他是一名退休“老兵”,30多年间,从风华正茂,到如今的两鬓斑白,他将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自己挚爱的消防事业。从踏入部队的那一刻起,他就立志“一辈子只干消防这一件事”。
他就是聊城市军休所军休干部——霍月平。
1986年,从山东建筑学院毕业的霍月平光荣入伍,成为当时聊城地区武警支队消防科第一个大学本科生。
在部队的30多年间,有着丰富建筑专业知识的霍月平一直从事消防技术工作,是消防专业技术带头人,他曾在国家级、省级消防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了《中国消防手册》的编写工作,2002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多次受到上级嘉奖。
从军生涯中,霍月平见证了无数次火灾救援现场,一场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吞噬了无数个幸福的家庭;一次次触目惊心的救援,让霍月平的心一次次被揪起。作为一名消防干警,霍月平下定决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防火工作做下去。
“只要还能动,就一直干下去。”霍月平的话掷地有声。2016年,霍月平光荣退休,被移交安置到聊城市军休所。退而不休的霍月平选择“再上岗”,继续投身消防宣传公益事业。
“公共场所的防火工作一直是重点、难点,我要通过自身努力,把消防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帮助群众增强防火意识。”霍月平说。
从那时起,霍月平走进学校、社区、企业,深入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和火灾隐患排查工作。他时刻将“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句话牢记心中,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给大家讲忠诚履职和责任担当,讲防火技术和排险经验,教大家如何保护自己,安全防火。近年来,他累计开展消防安全培训40余场,为全市的消防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霍月平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霍月平积极组织党支部成员捐款捐物,主动跟随社区工作者入户走访,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和消防安全知识,提醒居民及时清理阳台、厨房、楼梯间的可燃物,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
不忘初心担使命,解放思想再出发。霍月平始终把做好党建工作放在首位,用爱心、亲情把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紧紧地团结起来,形成了一支具有坚强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队伍,联合所在第二党支部成员创新打造了“一档两组三平台”工作模式,擦亮了“本色家园·亲情军休”党建品牌,丰富广大离退休党员干部的退休生活,让军休党员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难事面前不低头,大事面前敢担当。”从当初的“红门卫士”到如今的“志愿红”,霍月平用初心书写着“消防人”的忠诚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