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瑞玲:荣光背后的坚持和感动
■ 本报记者 赵艳君
9月11日早8时许,茌平区洪官屯镇市场监管所。所长马瑞玲打开院门,一只小猫叫着迎上来,这是她经常投喂的一只流浪猫,只要她在,小猫就喜欢围着她转。
马瑞玲的同事说,所长很善良,像这样的流浪小动物,她救助了二三十只,“她在院里站一会儿,就会有小猫过来贴着她,蜷缩在她身边睡觉。”
熟悉马瑞玲的商户,都喜欢和这位说话温柔的市场监管所所长打交道,在她的轻声细语中,监管工作中的纠纷和矛盾慢慢也少了。
这位看起来温和安静的所长,在洪官屯镇工作的9年时间里,带领团队交出一份又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洪官屯镇商户持证率,从2014年的10%变为现在的100%,组织完成辖区商户培训率100%,率先在辖区完成放心消费无理由退货率100%,引导食品商户下载山东省食品安全软件应用率100%,每年组织完成食品检测约300批次,合格率99%以上。
与此同时,马瑞玲也获得了“聊城市抗击疫情巾帼卫士”“聊城市巾帼建功个人”“最美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马瑞玲的办公室存放着一面特殊的锦旗,它见证了她和一名商户“化干戈为玉帛”的过程,也见证了她从满眼泪水到心生温暖的委屈和感动。
“这是一名小商户送给我的。最初,我和同事例行检查时,发现他经营的包子铺没有证照,在我们决定对他进行处罚时,遭到他及其家属的暴力抗法,而且还捏造事实,到处去告我。”讲起这面锦旗的来历,马瑞玲颇为感慨,她说,上级部门查实事情真相后,决定对商户进行顶格处罚。“后来,听说这名商户曾遭遇车祸,每天需要大量服药,有着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为此,我主动找到上级部门领导,要求对其从轻处罚。”
得知受了委屈的马瑞玲竟然为自己求情时,包子铺店主痛哭流涕,向她致歉。看到对方态度转变,马瑞玲欣慰之余颇为感动,立即协助为其办理了相关证照,并指导他合法经营。
之后,该商户专门制作了一面写有“执法为民 廉洁高效”8个大字的锦旗,送到马瑞玲手中。马瑞玲笑着说,小商户也是普通百姓,他们需要尊重,也需要理解,只有执法者多倾听一下他们的心声,解决好他们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才能让国家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惠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