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农村供水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本报讯 (记者 夏旭光) 9月15日,记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我市将加快推进农村供水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市水利事业发展和保障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泽龙介绍,“十四五”期间,聊城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农村供水保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锚定农村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的总体目标,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构建水质合格、保障率高、保护到位的水源体系;规模大、标准高、质量好的供水工程体系;县域统一、管理规范、服务周到的运营管理服务体系;覆盖全、效率高、监管有力的政府监督体系四个体系。实现“定时限量向24小时足量供水、低水平集中供水向高标准规模化供水、乡村粗放管理向县级统筹规范化管理”三个转变,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市水利局将聚焦“建好、管好、用好”三个关键环节,狠抓水质提升、规范化建设和长效管护,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启动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三年(2023—2025年)专项行动,高标准编制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市级规划、县级实施方案,抓好资金筹集工作,开展好水质提升专项行动,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全面提升全市农村供水水质保障水平。全面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创建工作,以设施良好、管理规范、供水达标、水价合理、运行可靠为着力点,完善农村供水标准化管理体系。2023年底前,实现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省级标准化管理新突破。加快农村供水县级统管工作,以县为单位,按照“全县一张网、一家企业管”的思路,加快推进县级统管,推广“县级公司送水到村、专业人员管理到户”的运管模式。加快推进农村供水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