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城与河共生 人与水和谐

马颊河王铺水利枢纽

■ 文/图 夏旭光 马心强 赫鹏

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是踩在湿漉漉的河边的。

马颊河为《尔雅·释水》所记载的“禹疏九河”之一,水直入海,在周秦时称古笃马河。史料载:(古笃马河)河势上广下狭,状如马颊。但《清一统志》记载:禹贡九河之马颊故道,久湮,非此河也;《山东通志》也说:笃马河,亦名马颊,非禹迹也。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华文化传承下来的千古名言,熏陶了后人对水的亲近与向往。马颊河与聊城的相遇,是自然秘境和城市繁华的融合,这条河流,寄存着聊城千百年岁月的故事,安放着人们的生活理想。

河水滔滔润文脉

一些源于河流或在河流背景下生成的文化认同和倾向赋予河流一种崇高品格,使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传统文化的载体。

在马颊河畔的堂邑镇,有一座始建于金大定年间的文庙。这座文庙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占地10余亩,现存棂星门、泮池、大成门、金声门、玉振门、大成殿、乡贤祠、名宦祠等20余间,飞檐翘角,斗拱抬梁,非常精美。文庙内碑石林立,见证了马颊河畔的历史沧桑。穿行其中,一呼一吸间皆是文化韵味,不禁让人放下当下的繁华喧嚣,寻觅踏古而来的遗风雅趣。

沿着马颊河顺流而下,行约50公里,就来到千年古镇——清平镇。无独有偶,作为同在马颊河畔建立的县镇,镇里同样保存下来一座文庙。

清平文庙同样建于金大定年间,结构与堂邑文庙略同。在清平文庙前,有一特殊的影壁——透龙壁。据《清平县志》考证,透龙壁建于清乾隆年间,由临清官窑青砖砌成,壁顶覆盖黄琉璃瓦,影壁为透孔样式,影壁中间镶有绿琉璃“太和元气”四字,取“合会大利,利贞万物”之意,其寓意赞誉孔子的学术思想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周而复始、永恒长存。

文庙,是儒学文化的象征。以文庙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在马颊河畔长久传承,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数千年来滋养、哺育着聊城大地。

人文韵事风骨存

历史如河流般前行不止,伏羲、仓颉、伊尹、孔子、孟子、孙膑等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曾在马颊河畔留下足迹。马颊河,承载了聊城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清平森林公园内,有一个吕才纪念馆。吕才是唐初哲学家、音乐家、思想家、科学家,他创制了乐器尺八,创编了《秦王破阵乐》,改编了历法,创制了四级补偿性浮箭漏刻,曾与玄奘展开佛学大辩论,最终不分胜负而止……

在马颊河畔,说起河水和岁月滋养的名人,还有孔繁森。他出生在堂邑镇五里墩村,他从江北水城奔赴高原苦寒之地,生前两次援藏,后又留藏工作;他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孔繁森用热血和生命在雪域高原铸就的精神丰碑,几十年来激励着无数人。

马颊河的风情,不仅来自它的水域景致,更来自流域内的人文韵事。无论是留名史册的古代名人,还是佳话频传的当世贤达,都为这条河流赋予了文化内涵,也为聊城人带来了可品味、可传承的精神财富。

昔日水患变安澜

9月12日,聊城市马颊河防洪治理工程(一期)开工,包括马颊河左岸堤防整修及道路硬化、改建部分穿堤建筑物、马颊河裕民渠支流入口闸下护砌等工程。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完善河道的防洪能力和各支流引调水能力,强化洪水调控和风险管理,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马颊河,是一条景色秀丽、灌溉沃野的自然河流,也是见证着聊城人悲欢喜乐的历史之河、情怀之河。

数千年来,由于受黄河改道和南北运河的开凿等影响,马颊河河道变迁频繁。

翻阅历史典籍,聊城之地运漕淤塞,沿河旱灾涝灾频繁。1060年,黄河在南乐附近决口,北流入马颊河;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修会通河,马颊河被截断,排洪能力渐趋消失;1473年,聊城大水,饥甚……唐桢征集民工挖唐公沟入马颊河;1702年,大雨弥月不止,陆地行舟,麦禾尽淹;1703年,马颊河、徒骇河、卫运河等决溢泛滥;1716年,大雨如注,范县、冠城、朝城之水自马颊河灌注莘县城西,积水数尺;1882年,水灾严重,积水与护城堤近平,往来行人,须用船渡,十一月清廷疏浚马颊河;1883年,四月,境内民众疏浚马颊河、徒骇河……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疏旧开新,对马颊河进行治理,让马颊河成为旱能灌、涝能排,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一条河道。近几年,我市投资3亿多元,扎实推进马颊河防洪治理,清淤疏浚河道30余公里、改建跨河危桥23座、改建支流入口涵闸100处,并对王铺节制闸、李奇节制闸、薛王刘节制闸进行了除险加固,有效解决了历史欠账问题,极大提高了马颊河防洪排涝、调水蓄水能力,从根本上改善了马颊河生态环境,对促进沿河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岁月的长河川流不息,时间的如椽之笔画出历史的刻度,写下时代的咏叹。我们通过马颊河,触摸那段不堪回望的历史、那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体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的马颊河畔,灵动的土地时时刻刻都在展现蓬勃朝气,润泽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对这片热土充满了憧憬和热爱!

心与水的交响,一定是这座城市最美的乐章。

2023-09-22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9188.html 1 城与河共生 人与水和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