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讲科学,才能事半功倍”
——东昌府区农技专家“保姆式”服务助农增收
■ 本报记者 赵宗锋
尽管前两天刚在道口铺街道开展了秋收秋种技术服务指导,10月8日一大早,东昌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区农业农村局“姜新田园通”负责人姜新还是再次来到这里,深入王庄村种植大棚查看土壤改良情况。
王庄村以及周边村的十几座大棚,一直以来种植的都是平菇。今年结合市场行情,为帮助村民增收、增加集体收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准备在其中5座大棚中试点种植羊肚菌,而羊肚菌的种植条件要比平菇“严苛”得多。
为实现土壤改良,在姜新的指导下,这几座大棚此前栽种了芹菜苗。几个月过去,看着马上收获的芹菜长势喜人,姜新等人十分开心。
“土质和水质目前都已经达到羊肚菌种植要求,不仅如此,这些芹菜卖出去,还能为村里增加一大笔收入,一举两得。”姜新说。
“不光是这几座大棚,今年以来,姜新老师为我们街道的农业种植养殖可操了不少心,总是随叫随到,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道口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宗元笑着说。
“种田讲科学,才能事半功倍。”张宗元介绍,道口铺街道党工委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与人才服务工作站积极谋划,充分利用“姜新田园通”深入一线、服务基层的技术优势,邀请姜新等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等进行不定期宣讲,同时积极组织农户参加水产养殖、食用菌技术、平菇栽培等生产技能培训。不仅如此,农技人员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作物长势和产量情况进行实地指导,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