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的风”吹到水城

——太平洋岛国媒体记者来访欢迎仪式现场见闻

太平洋岛国媒体记者在山陕会馆参观。 ■ 刘文康

■ 本报记者 林晨

太平洋岛国地区是指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分布在南太平洋上的14个主权独立国家,这些国家由众多岛屿组成,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烟波浩渺的太平洋上。近年来,依托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这一国家级智库的平台优势,我市把与太平洋岛国地区开展友好交流作为重点,不断深化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在两地蓝天碧水的见证下,双方来往愈加频繁,友谊愈加深厚。

10月16日,在秋日阳光的照射下,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暖意融融、气氛温馨。当日,应聊城大学、聊城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的邀请,来自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汤加、瓦努阿图的7名媒体朋友到访,身着太平洋民族服饰“布拉衫”的他们,与研究中心浓浓的太平洋风情十分契合。

“Bula(斐济语“你好”)……”中心研究员梁甲瑞、张勇一声斐济语问候,让斐济玛宜电视台总监斯坦利·辛普森满脸惊喜,双方的距离也随即被拉近。“我们中心的大门是海蓝色的,门口不远处有一处萨摩亚风格的建筑‘法雷’……”在梁甲瑞的讲解下,外宾们更加惊喜地发现,万里之外的聊城竟有一块很像家乡的区域。

“欢迎太平洋岛国媒体记者来到聊城,来到聊城大学。”上午9时30分许,在充满太平洋风情的会议室内,欢迎仪式正式举行。聊城大学党委副书记房增福向与会来宾介绍了聊城大学发展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的情况。“我们希望能与太平洋岛国记者们加深交流合作,也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关注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事业,为推进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同时,欢迎太平洋岛国的学生到聊城大学留学。”房增福的致辞让大家对聊城大学有了进一步认识。欢迎仪式上,来自基里巴斯的聊城大学留学生霍·波赫向记者团介绍了自己在聊城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学校领导和老师长期以来对他的帮助表示感谢。

“我们要告诉当地人民,在中国聊城有一所很大、很漂亮的学校。”“聊大对留学生很友好很热情,欢迎更多的学生来留学……”双方热情地交流着。

近年来,聊城市着力打造中国北方对接太平洋岛国的重要支点城市,聊城大学在太平洋岛国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基于此,2022年4月,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以下简称“气变中心”)在聊城市成立,由聊城市政府和聊城大学共同运行,是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首个多边合作平台,旨在为中国和太平洋岛国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作出更大贡献。座谈会上,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主任陈德正教授向记者团介绍了一年来气变中心所做的主要工作。“中心成立以来,多次举办应对气候变化高端对话会、高层次学术会议,举办了两次应对气候变化培训班,与南太平洋大学、萨摩亚国立大学等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和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大气环境分析与源解析实验室和气象站,开展了面向太平洋岛国的小型气候援助项目……”

记者团一位成员惊喜地说:“没想到聊城有专门研究太平洋气候变化问题的地方,我们对此表示十分感激。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聊城大学是十分有情怀的学校,回去后,我们要通过各自的媒体平台,把聊城为太平洋岛国所做的贡献告诉当地人民。”

简短的仪式结束后,双方还互赠了寓意满满的礼物。中心向每位友人赠送了意境优美的国画、制作精良的笔筒,外国友人也向聊城大学赠送了具有南太平洋岛国特色的手工艺品树皮画。

仪式过后,记者团还前往聊城市水务集团污水处理公司、山陕会馆、光岳楼、东昌湖等地参观采访,在现代企业里触摸城市发展脉搏,在千年古城中探寻历史印记,在烟波浩渺中邂逅水城秋景。

2023-10-19 ——太平洋岛国媒体记者来访欢迎仪式现场见闻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0194.html 1 “太平洋的风”吹到水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