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对低信用风险企业“零打扰”
本报讯 (岳耀军) 10月24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局在落实惠企政策、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精准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9条“硬核”措施纾困助企。今年4月,市市场监管局会同14个市直部门制定《关于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在我市落实落地。包括“降低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加大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力度、助力个体工商户提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及强化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29条具体措施。对比省里,我市增加了3条有聊城特色的工作举措。该措施的出台有利于将惠商政策通达到底,进一步提振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信心。
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市市场监管局推动全市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工作,市、县两级政府实现公平竞争审查会审目标,提升了我市公平竞争审查质量。组织相关药品(原料药)流通企业参加反垄断专题座谈会,通过对《反垄断法》的学习、对相关企业的合规指引,宣传和普及反垄断法律知识,增强了相关企业从业人员的反垄断意识,进一步防范企业在发展中出现损害群众利益、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发生。
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实施意见》,将全市20多万户企业按照信用风险分为A、B、C、D四类,完善食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信用风险分类制度,逐步搭建起“通用”+“专业”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实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在“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工作中常态化运用,对13.2万户低信用风险企业实现“零打扰”,高信用风险企业问题发现率达到39.2%。通过运用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实施监管,平均问题发现率达38.4%,监管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