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县循环经济吞“废”吐“金”
本报讯 (记者 朱海波) 10月25日,在冠县泰山石膏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脱硫石膏和磷石膏等工业废渣经过煅烧、磨料、冷却、混合等工序,变成一摞摞洁白的石膏板。“企业一年可‘吃’掉脱硫石膏等废渣30万吨,销售收入3.7亿元,节约废物堆存占地120亩。”该公司经理卢保阳介绍。
冠县围绕精品钢板、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等特色产业,通过优化工业流程,改进技术装备,降低工业固废产生强度,引导推动“无废园区”“无废集团”建设,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制造体系创建,积极打造“无废城市”。
“目前,我们公司的聚氨酯岩棉复合板生产线可以生产纯聚氨酯工业厂房屋墙面板、岩棉或玻璃丝棉聚氨酯封边屋墙面板和纯聚氨酯冷库板,能够满足客户的多种不同需求。”在冠县经济开发区港瑞美安绿色建材有限公司,车间负责人高博说,冠县经济开发区结合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吸引生产预制构件、复合板材、轻型门窗等绿色建材企业进驻,打造绿色建材产品类别基本齐全的产业园区。
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中,当地出台了《冠县支持工业技术改造综合奖补实施方案(试行)》《冠县企业科技创新奖励资助办法》《冠县中小企业“育苗扶壮”梯度培育计划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县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对企业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进行奖补,拿出1000万元鼓励企业做优做强,充分调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冠县瞄准污染治理主攻点,依托5G和卫星遥感技术,搭建了“啄木鸟”智慧监管平台。该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气、水、电等环保检测数据充分融合,自动关联分析问题根源,强化污染源头追溯,智能分析污染详情,提升污染治理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