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o

深化沟通交流 携手共促发展

编者按

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向企业家致敬,奏响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强音。11月1日上午,聊城市企业家大会暨第二届“聊城企业家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行,号召全市企业家坚守实业、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汇聚聊城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会上,茌平区、冠县、聊城市财政局、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波米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同志聚焦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交流发言,畅谈聊城的改革与发展、机遇与挑战。今日,本报推出第二届“聊城企业家日”系列活动专版,对交流发言进行摘登。敬请关注。

擦亮“营商之冠、安商之县”品牌

■ 冠县县委书记 张学宏

近年来,冠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始终把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营商之冠、安商之县”的浓厚氛围。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税收收入增长24.3%。

尊重企业家,营造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顶格推动见亲情。县委书记、县长分别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33次,拜访企业(机构)134家。展会带动有感情。成功举办首届全国交通设施高质量发展大会、全省纺织服装推介会,参加聊城市(上海)轴承产业推介会等。对接行业新技术13项、产学研合作项目22个,被授予“交安设施生产强县”“中国棉纺织名城”等称号,将于11月13日举办冠县中国轴承高质量发展大会。政企联动显真情。建立“企业家会客厅”“助企远航服务站”,助企纾困,有求必应,今年以来,已办结企业诉求问题98件。

关心企业家,建立更加优化的发展机制。政策上用心。出台《冠县关心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九条措施》,建立了事业上尊崇、权益上保障、参政上优待、生活上关爱的关心企业家发展机制。结合信用体系建设,对市场主体进行信用修复233家,让企业重返“赛道”。培训上专心。与市直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现代管理、数字转型、科技创新等专题培训16场,提升企业家经营管理水平。执法上暖心。开展“入企执法扫码”专项行动,凡对64家骨干企业的执法检查,一律无事不扰,扫码进入,让企业家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支持企业家,建立更加优质的产业体系。惠企用情。上级各项惠企资金,第一时间落实到位;县财政列支1000万元奖补资金,支持企业改造升级。创新制定“冠县通”政策,审批时限缩短130天。为32家企业争取科技补偿贷款1.55亿元。培育有力。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分类分行业健全培育库。今年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9家。

冠县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强化营商、安商之策,全力打造“营商之冠·安商之县”,为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冠县力量。

厚植营商沃土 赋能高质量发展

■ 茌平区委书记 孙荣军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茌平区聚焦企业这一稳增长的主体,坚定不移强支持、促升级、优环境,全力帮助企业增信心、稳发展、创效益,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回升向好。

强化惠企政策落实。认真落实省、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推动专业化服务和实物性奖补直达企业生产经营一线,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和2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个市级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专家进企服务100余人次,帮助企业争取“开门红”等各类奖补资金4900余万元。上半年,全区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83.8亿元,同比增长4.4%。

力促企业转型升级。围绕特色产业培育,助力15家标杆示范企业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推动绿色功能铝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轻量化汽车零部件和绿色环保建材产业集群入选市级特色产业集群。围绕强化创新驱动,成立一批联合实验室、特色产业技术联盟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获批新建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申报市级技术创新中心6家。

深耕营商环境沃土。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改革链、人才链、服务链,建立全省首个县级“多规合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体系,入选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和全省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改革试点,取得省级以上“四争一创”成果160项;筹集100套人才住房,推动6名高校院所专家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申报省级以上人才项目10个,设置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专区,上线“智能表单”商事登记智能系统,成功办理全省首张涉企许可项目“一照多址”营业执照。

茌平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与广大企业家一体同心,拿出践行市委“三提三敢”要求的实际行动,更好促进企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展现“扛重任、挑大梁”的强区担当。坚持宏观和微观一起抓,强化经济和企业运行监测,靠上争取惠企政策和奖补资金,以更加精准有效的措施帮助企业克服生产经营困难。加力推动要素与项目高效匹配,组织区级干部跟踪服务,高位解决在建项目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对谋划储备的重大项目全面梳理,提前办理手续,实现要素指标更好统筹、优先保障,为企业厚植发展沃土、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主动作为 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其超

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把服务和保障发展作为政治任务,树立“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的理念,不断转变作风,主动作为,改革创新,在服务企业、推动发展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创新要素保障方式,进一步提升保障效能。采取提前介入、容缺受理、压茬推进等方式,加快用地报批速度,特别是对重点项目、急需建设项目成立项目保障小组,驻厅汇报沟通,确保企业用地及时得到批复。1—9月份,全市批复建设用地1.72万亩(1亩合666.7平方米),同比增长100.29%。今年5月份,重新制定土地利用计划管理规则,在分级分类保障的同时,充分授予县级用地自主权,采取不限数量预支指标方式保障条件成熟项目落地,1—9月份为281个项目预支新增指标9595亩。采取向上争取、内部挖潜等方式,已为我市争取新增指标1.8万亩,形成了“指标等项目”的良好局面。

结合实际,统筹规划的引领和服务。在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简化控规调整政策,可节约40—50天审批时间,助力企业项目快速落地。灵活运用国土空间规划过渡期政策,积极争取省厅支持,全力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省级批复前的过渡期用地报批工作。

坚持主动服务,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推行土地服务专员制度,主动深入县(市、区)对接省市级重点项目,直接解决用地问题51个。强化数字赋能,研发推出“掌上选址”服务系统,为投资企业项目选址提供更方便和精准的服务。全市工业用地全部实行标准地供应,1—9月份供应标准地69宗,面积2506亩,让企业做到“拿地即开工”。结合实际,制定了我市工业用地新的供应方式,明确了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供地政策,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模式,今年实现了不动产登记“零材料”办理和“税费同缴”,推出延时、上门、预约等便民服务举措;最近,为盘活中小微企业资产,研究制定《企业不动产登记分割转让实施意见》。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全面落实好本次会议要求,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在全市自然资源系统积极营造为企业发展服务,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面做好资源要素和服务保障,为推动我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扛起财政担当 创优营商环境

■ 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任海波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财政局努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将企业家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财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维度,通过深入一线调研座谈,聚焦企业家关切的减税降费等问题,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升服务市场主体能力,着力打造优质的政府营商环境。

全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22年,全市累计退税、减税、缓税缓费89.75亿元。其中,落实大规模留抵退税56.74亿元,新增减税降费16.26亿元,办理缓缴税费 16.75亿元。今年1—9月,全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38.26亿元。其中,新增减税降费23.21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15亿元,缓费0.05亿元。

加大财政奖补力度。2023年,安排工业转型发展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1.2亿元、外经贸发展和利用外资奖励专项资金1500万元、促消费专项资金1500万元、人才发展资金2483万元、引进国外智力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配套资金775万元、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含高新企业补助、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600万元,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及收投项目5000万元,质量和专利奖励2400万元等等,总额超过3亿元的涉企资金,全部由市级财政确保支出。

积极推动“财金联动”改革。通过参股省级引导基金、设立市县联动基金、财政资金股权投资等形式,我市共设立14支新旧动能引导基金,总规模38.41亿元,实缴到位24.87亿元,其中市级引导基金实缴3.96亿元,撬动各类资本20.91亿元,投资重点项目30个,助力嘉华、金帝成功上市。政府引导基金和股权投资在支持企业提质增效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提高后续融资能力,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扎实推进企业家培训。组织优秀企业家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中企管理者工商管理研修班”,重点提升企业家的创新发展、决策管理、资本运作、市场开拓、国际竞争能力和实践能力。配合市委组织部和市工信局,推动中青年企业家赴国内先进地市学习知名企业的生产管理经验和创新做法,培育更多的中青年企业家和企业接班人。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锚定全年目标,扛起财政担当,争先进位创新作为,践行市委“三提三敢”要求,与企业家们一道为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肩负起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使命

■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程杰

近年来,在聊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东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阿阿胶积极响应市委“三提三敢”的动员号召,发挥行业龙头作用,助力推进东阿县争创全国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先行区,打造“东阿道地阿胶”区域品牌,形成了“一超带多强”的阿胶产业集群化发展良好局面。

砥砺前行,转型重塑硕果累累。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4亿元,同比增长52.79%。税收贡献创五年来历史新高。第14次入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387亿元,同比增长16%。今年以来,公司先后承办了由商务部指导的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发展大会、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东阿行暨中华医圣故里行启动大会等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重要会议,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共同体。这些都为东阿阿胶推动阿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弘扬发展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锚定目标,奋力开创发展新局面。在积极融入健康中国战略,充分调研、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发展实际,提出“1238”中长期战略目标。“1”是一个定位,东阿阿胶要扛起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担当,做大众最信赖的滋补健康引领者。“2”是构建药品、健康消费品“双轮驱动”业务增长模式,通过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赋能,推动业务内涵式增长,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3”是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8”是公司未来中长期发展所需要提升的“八项能力”(品牌打造、渠道覆盖、研发创新、资本运作、敏捷供应、智数变革、人才梯队和合规建设)。

在聊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东阿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东阿阿胶将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坚持中医药文化与齐鲁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坚持全产业链延伸提升贯通,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发展;坚持央企与地方携手并进双向奔赴,推动央地协同合作高质量发展。同时,肩负起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使命担当,积极推动“1238”中长期战略目标落地,在中医药和大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中探索新模式、取得新成绩,为聊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增添新动能、新活力。

加大科技创新 破解“卡脖子”难题

■ 波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杜孟成

波米科技成立于2002年,2020年投资4.5亿元,建设了波米阳谷厂区,主要从事聚酷亚胺电子材料的研发及应用,主导产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聚酷亚胺液晶取向剂(AAPI),是液晶显示器中的核心材料;第二类是聚酷亚胺封装材料,是芯片封装的核心材料。这两种材料均是典型的“卡脖子技术”产品。

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在研发投入方面,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在人才方面,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日籍专家1人、国家级人才3人,内部培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公司科研人员占比超过80%;在平台方面,建设了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筹)、院士工作站和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在成果方面,近三年承担国家人才专项1项、省重大科研专项3项;在知识产权方面,共授权专利53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受理发明专利16项。

加强产业合作,不断开拓新市场。我们正在加快推动进口替代,逐步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到成功出口、打开国际市场的历史性跨越。公司先后荣获海思“最佳技术突破奖”“最佳合作伙伴奖”,今年7月18日,被华为公司授奖,这是华为首次给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的材料供应商颁奖,全国共4家,封装材料领域仅波米科技1家。光敏性正胶产品已经占领了国内市场约15%份额;用于晶圆级封装的负胶产品在长电和盛合晶微已经实现批量供货;其中一款光敏性负胶产品,已在株洲时代新材完成了60%的国产化替代,用于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近期,出口韩国产品达55公斤,标志着公司成功打开了韩国市场。随着市场不断拓展,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100%以上。

作为聊城民营企业的一分子,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响应和深入贯彻制造业强市战略,以聚酰亚胺类产品为核心,持续加大科研投入,重点推动单体原材料和关键添加剂全部国产化,研发更多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实现全产业链同步发展,为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波米力量。

2023-11-02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0843.html 1 深化沟通交流 携手共促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