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赤子之心守望新闻理想
■ 崔崴
刚来报社工作的时候,对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党报记者有些迷茫,为此,常常请教领导和同事。一位老记者对我说,一名好记者,要有“三气”:志气、灵气和“傻气”。志气和灵气当然很好理解。至于“傻气”,我当时百思不得其解。
2022年,受组织派遣,我与另外一名同事组成“聊城援青宣传小组团”,到青海省刚察县开展工作。12月4日那天,恰逢周末,为了赶制《援青医疗团队的一天》视频专题片,我与同事在刚察县融媒体中心一直加班到深夜,午饭和晚饭都没来得及吃。
门卫大哥是一位藏族同胞,性格开朗,说话直截了当。他看我们一天到晚一直工作,连饭都没来得及吃,就笑着对我们说:“别看你们这么年轻,干起工作来还真有点‘傻气’。”
“傻气”,这是我第二次听到这个词,让我不由地联想起老记者对我说的“三气”中的“傻气”。
援青期间,我们克服了头痛、胸闷、失眠等高原反应,脚踏实地,履职尽责,助力刚察新闻宣传,传递援青温情故事,推进媒体交流,以实际行动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023年4月29日,聊城市首届环东昌湖半程马拉松赛开赛。在活动现场,主办单位专门设置了采访区。新闻媒体都在采访区附近开展工作。但是采访区距离终点线较远,无法拍摄到冠军冲线的镜头。而冠军冲线是整个比赛活动的焦点和热点。于是我计算着比赛时间,在冲线前几分钟,我离开媒体区,挤到冲线现场,终于拍下珍贵的冲线镜头。随后制作的《聊城半程马拉松冠亚军已冲线!冠军用时1小时1分39秒!》视频点击量超过百万,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后来朋友开玩笑地说:“你这‘傻气’人,还真有点傻福。”
随着工作经历的增加和阅历的提高,我对“傻气”有了更深的理解。记者的“傻气”,其实就是正气,是工作的责任感,是强烈的事业心。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浪潮中,作为一名青年记者,我希望能永远保持身上这份“傻气”,在未来的工作中,用青年人该有的活力与干劲,记录聊城发展,传递新闻热情,做时代的一束光,看清脚下,照亮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