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横向联合、纵向贯通”的大棋

——茌平区打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新样板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今年9月的开学季,对于茌平区温陈街道的闫立轩同学来说,是不同寻常的。除了如愿升入9年级,开始向中考冲刺,更重要的是,他搬入了新学校——茌平区第三中学。

“新学校里各项设施都很齐全,教室里有电子白板,食堂的饭菜也很好,让我们学习时心无旁骛。”11月13日下午,刚做完课间操的闫立轩,说起新学校的好处,侃侃而谈,“虽然才来了两个月时间,但我很适应、感觉很开心。”

闫立轩能够到茌平三中学习,得益于今年茌平区在教育事业上的一项重大举措:将原温陈中学迁入茌平三中。

两所学校的整合,对于原温陈中学学生来说,有了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于原温陈中学教师来说,有了更好的成长平台;对于茌平三中来说,既能壮大办学力量,又能为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这样一举多得的整合,成为茌平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的生动注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是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升维。

近年来,茌平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山东省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为契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改善城乡办学条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突出进展。

在办学条件上,茌平区大力实施教育优化提升工程,2020年以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8所,有效化解“大班额”“大校额”现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2020年以来,累计补充中小学教师877人,其中乡村教师687人,占比达78%,有效缓解了结构性缺编问题;按照乡村教师占比不低于51%的标准建设了33个领航工作室,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在资源共享上,搭建茌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教学资源供给持续优化;积极参与“水城教育之光”资源建设,2项课例被推送到国家平台。在推动乡村教育振兴上,茌平区现有省、市强镇筑基试点6个,省、市试点乡镇占比达50%。在全省强镇筑基考核中,博平镇在130个乡镇中排名第一。今年9月份,茌平区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为全市唯一。

与温陈中学学生一样感到实实在在变化的,还有茌平区实验中学教师商佩佩。“我既能从高中老师那里学到教学中应该着重加强的知识点,也能向小学老师传授小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知识点。”

商佩佩说,“我从事教学工作20多年,这两年在教研活动上感受到的变化尤为强烈。”这样的变化,源自茌平区教育系统推行的区域链教研网络模式。

茌平区对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解,并不局限于同学段之间的不同学校和不同地域之间的均衡,而是同样注重不同学段,也就是小学和初中、初中和高中之间的衔接。

“这一模式,可以说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是首创。”茌平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许洪强言语中不乏骄傲之情。

2022年3月之前,茌平区学校的教研活动主要是同学段区域教研与各学校校本两种方式。茌平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确定了“教研为王”的教研工作方针后,教研室全体人员走进学校、深入课堂,就教研活动、学科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度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七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存在很大障碍,学科教学在学段衔接上存在突出问题。

发现问题见水平,解决问题见能力。问题找出来了,怎么解决?

经过深入学习研讨,2022年3月,茌平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提出了“区域中小学教研一体化”的工作思路,也就是区域链教研网络模式。“这一模式很好理解,就是全区教研体系横向联合、纵向贯通。”许洪强说。

虽然许洪强说得轻松,但为了让这一创新之举落地落实,茌平区教育和体育局下足了功夫。首先调整和改进原有同学段区域教研划分,遵循“城乡联合、优势互补”的原则,让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优势学校和薄弱学校联合发展,建成9个横向联合的教研共同体,也就是横链;其次把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同学段的学校遵循“学段融合、上下贯通”原则联系在一起,建成17个纵向贯通的教研共同体,也就是纵链。如此一来,全区教研体系横向联合、纵向贯通。

以茌平三中为例,高中部部分老师到初中部任教,闫立轩和他的同学得以提前接触到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升入高中后,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在高中知识的海洋中畅快遨游。而像商佩佩一样的初中教师,向下能向小学教师传授小学初中知识衔接点,向上能向高中教师学习初高中知识衔接点,对教材实现整体把握、了然于胸,在此基础上寻找高效务实的教学方案。

这一模式推行中,茌平区教育和体育局将全区22所小学分为4个协作区,18所初中分为4个协作区,5所高中为一个协作区,在此基础上,构建5条小初高贯通的大区链、12条小初联通的小区链。协作区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域内单位一起制定区域教研活动方案,实现区域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发展、均衡发展、共同提高。区链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链内单位一起制定区链教研活动方案,高段向低段下探,低段向高段延展,实现学生小初高知识纵向贯通,教师专业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与小学老师开展教研活动,我们发现小学课堂上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课堂氛围更活跃,教学方式更灵活。”茌平区实验中学青年教师颜慧慧说。

区域链教研带来了什么?

许洪强用两句话概括:加强了城乡学校的交流,促进了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优势互补;改变了不同学段学校教研“不说话”的情况,减少了“教学内耗”,开创了“教育一家亲”的教研新局面。

2023-11-14 ——茌平区打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新样板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1330.html 1 一盘“横向联合、纵向贯通”的大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