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光影镌年华 聊城正青春

——首届聊城市青年微电影大赛创作者谈

■ 文/图 本报记者 马永伟 吕晓磊

光影世界,多彩人生;水城儿女,奋楫远航。

11月12日下午,由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主办,聊城市电影艺术家协会和山东聊报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聊城市青年微电影大赛优秀作品展演在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举行。《棚二代的幸福生活》《“秧”出运河风》《希望之城》《黄河岸边是我家》等一大批优秀微电影作品走进聊城人民的视野。这些作品形式新颖、题材多元、内容深邃,或讴歌新时代水城儿女的奋进历程,或奏响青年学子为梦扬帆的青春之歌,或聚焦聊城高质量发展征途中的点滴变化,为讲好新时代的聊城故事注入了青春力量。

青春,正律动

微电影,是指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本届大赛的微电影作品充分体现了聊城青年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聊城市电影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王子君表示。

《黄河岸边是我家》获得本届大赛学生单元故事片一等奖,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也因此获得优秀组织奖,“《黄河岸边是我家》取材于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践,展现了‘学校思政+网络+美育’的育人成果。”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孙剑对此感到荣耀的同时,也对今后的思政工作信心满满,“我们将继续依托地方红色文化、黄河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带领学生深入乡村、社区,感受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讲好新征程上的聊城故事,并用微视频、微电影、文艺思政公开课的形式展现出来,持续扩大思政育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本届大赛同时颁出了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表演等奖项。获得最佳表演奖的是在影片《田·家》中有精彩表现的胡曦月。今年12岁的胡曦月多才多艺,目前正上小学六年级,在11月12日的颁奖现场文艺演出环节,小姑娘带来一曲《角落里的星光》,委婉悠扬的曲调、声情并茂的演绎,赢得现场观众掌声不断。胡曦月从小热爱表演,之前参演过多部作品。接受采访时,她难掩内心的激动:“此次能获奖十分高兴,付出总有回报。未来会继续好好学习、好好表演,让青春绽放光芒。”

青春,正奋斗

《棚二代的幸福生活》是一曲乡村振兴的时代赞歌,《秧出运河风》是一首歌咏地域文化的青春舞曲,因为首届聊城市青年微电影大赛,它们邂逅了。这两部作品分别获得社会单元故事片一等奖和学生单元纪录片一等奖。

《棚二代的幸福生活》以乡村振兴战略下茌平区耿店村的变化为背景,以乡村振兴为故事主线,展示了年轻人返乡发展现代农业,克服与父辈在思想观念上的冲突,接过大棚果菜生产的“接力棒”,当好乡村振兴“棚二代”的励志故事。“影片创作周期为两个月,采用轻喜剧的形式,展现了青年一代紧紧把握历史机遇,把青春洒在希望田野上的新风貌,折射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的时代哲理。”《棚二代的幸福生活》导演兼制片人郑直说。

“接到首届聊城市青年微电影大赛的通知后,学校高度重视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影视传媒系、美术设计系学生拍摄制作了近百部微电影作品,最终筛选出56部作品参赛。”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组织宣传部宣传科副科长杨帆说,“报送作品最终有《“秧”出运河风》《锦绣聊城》《秋叶·夏花》等十几部作品获奖。”

“运河秧歌是聊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聊城也是我的家乡。作为一名青年人,通过影像宣传聊城非遗文化和地域文化,很有意义,所以我们拍摄了《“秧”出运河风》这部作品。”《“秧”出运河风》导演朱朔表示,“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唤起观众对于历史文化的关注,激发对运河文化的热爱和保护之心。我将以此次获奖为动力,继续探索创新,用光影传递更多精彩的聊城故事。”

青春,正当时

近年来,聊城不断推动控烟工作走向深入,聊城市疾控中心便以此为主题,策划、制作了微电影《无烟,为成长护航》,以情景剧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控烟宣传,并获得首届聊城市青年微电影大赛社会单元故事片三等奖。

“我们发现很多群众对二手烟、三手烟的危害认识不够,仍然在公共场所抽烟,这种行为危害了吸烟者和周围人员的健康,对青少年造成的不良影响尤甚。”谈及作品创作,《无烟,为成长护航》编剧、聊城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张蕾说,“作为一名健康教育工作者,我将不断创新实践,找到群众尤其是青年人喜爱的角度、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健康科普传播载体,让更多百姓受益于健康科普宣传。”

《草船借箭》获得此次大赛学生单元故事片一等奖,指导教师、东昌府区梁水镇大荣小学的谭相韩也获得此次大赛最佳指导教师。《草船借箭》是一部时长不到6分钟的“课本剧”,把课文中“草船借箭”的三国故事改编成剧,一部手机、一群乡村孩子、一所乡村学校,最终成就了一部微电影。新颖的表现形式加上孩子们诙谐又认真的表演,自今年3月推出后,《草船借箭》很快火遍网络。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和孩子们都有一个电影梦想。通过这次微电影的拍摄,带动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把古典文学带到课堂上,增加了孩子们的阅读量,让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谭相韩说。

在颁奖仪式现场,《草船借箭》的小演员们在文艺演出环节表演了新节目《见李白》。该节目结合热门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利用现代化的光影和视听手段,让孩子们跨越时空,和诗仙李白对话。“通过这样的锻炼,孩子们收获很大,也希望孩子们以后能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成长。我们乡村教师也会为乡村教育、乡村振兴继续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谭相韩言语铿锵。

2023-11-14 ——首届聊城市青年微电影大赛创作者谈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1349.html 1 光影镌年华 聊城正青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