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妙手绘就二十里黄河画卷

——东阿黄河国家风景道创建纪实

东阿黄河国家风景道申报段。■ 卢化锐

■ 本报通讯员 李扬

立冬已至,寒意渐浓。站在东阿黄河堤岸上极目远眺,黄河如带、栾树摇曳、喜鹊翩跹,东阿黄河风景道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自黄河国家风景道典型段(山东段)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东阿黄河河务局凝聚多方力量,立足资源优势、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注重品牌打造,在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文旅融合等方面实现长足发展。

凝心聚力,绘就长廊底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2023年6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黄河河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山东省黄河国家风景道典型段创建评选工作的通知》,沿黄57公里,拥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水利部标准化管理工程等诸多荣誉与称号的东阿县,毅然决然地接下了创建的第一棒。

“创建国家风景道绝非易事,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可学,必须拿出‘啃硬骨头’的劲头,把工作做好、做扎实。”年中工作推进会上,东阿黄河河务局局长侯仰山说。

使命如磐,重任在肩,该局创建专班成员按照《山东省黄河国家风景道典型段评分办法》,对建设要求、管理要求、加分项等三大要素、10余个小项进行分析,结合东阿黄河近河型风景道特点,确定了以鱼山曹植墓风景区为起点,以东阿黄河国家森林公园东大门为终点,涵盖东阿黄河生态林场、艾山卡口地理标志文化园、东阿黄河法治文化广场等多个景点,全长约10公里的风景道拟申报段,形成了建设防洪工程观赏景观主内、农林业及相关景区景点主外的黄河文化游览展示长廊的创建方案。

创建专班多次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察看拟申报段道路、绿廊、交通衔接、服务设施、标识及节点系统情况,适时发现问题及不足,跟进召开座谈会研究整改措施,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

完善提升,绘就长廊成色

东阿黄河国家风景道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

“打造东阿黄河风景道,要把标牌搞好,不仅在入口处要把导览图、简介标清楚、标明白,在风景道中间,也要添加指示牌,这样才能方便游客了解风景道。”11月10日,创建专班成员毕肖波介绍景区标牌时说。东阿黄河河务局在完善指示牌的同时,还更新了多处驿站、停车场指示牌,并且在东阿黄河国家森林公园入口、东阿黄河生态林场等处设置“河宝”造型,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打卡”。

该局积极联合沿黄乡镇政府,结合东阿县“沿黄九品、品品连乡”的乡村文化特点,在特色沿黄乡村上堤辅道与堤顶道路交接处打造“幸福河畔·和美乡村”沿黄九品标识;联合县林业部门积极争取国家林长制激励奖励资金扶持,实施黄河森林公园东大门和艾山卡口西侧林下广场2处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对黄河森林公园绿化和道路进行提升改造,在艾山卡口西侧林下广场修建葫芦形小道,设计红叶石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推行林长制”汉字景观造型,种植花卉福寿、二月兰,让风景道绿色更浓、成色更足。

打造名片,绘就长廊亮色

岁月的传奇汇聚了一方文脉,滔滔黄河水滋养了胶乡大地,文脉、水脉、景脉交会于此,成为东阿县一张独特的风景名片。

宣传片是风景道最直观的名片。创建专班秉持展现文化底蕴深、两线风景美、服务设施全的风景道形象初心,为东阿黄河风景道拍摄了宣传片。

宣传片里,泰岱余脉的鱼山、才高八斗的曹植、黄河下游最窄处的地标、沉浸式体验的法治文化……悠久灿烂的黄河文明已经深深烙刻在东阿黄河风景道上,勾勒出文韵厚重、人杰地灵的大写意。

宣传片外,春天,国色绽放、芳草满坡;夏天,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秋天,栾花溢彩、层林尽染;冬天,河堤覆雪、红装素裹……春夏秋冬、四季轮转,就像打翻了的调色盘,绘就出缤纷绚烂的唯美画卷。

时下的东阿黄河风景道,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正以生态为底色、文化为灵魂,呈现出崭新的风貌。

2023-11-15 ——东阿黄河国家风景道创建纪实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1437.html 1 妙手绘就二十里黄河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