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矢志甲子韵流芳 着手成春奏华章
——写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建院六十周年之际
■ 本报记者 夏旭光
本报通讯员 白迪
巍巍光岳,悠悠运河;
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在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两河明珠”,矗立着一座声名显赫的医院——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自1963年,聊城专员公署批准建设聊城专区干部疗养院(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前身)以来,市三院就像一粒种子,牢记“医信鲁西、健康聊城”的医院使命,秉承一切为了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宗旨,在这方厚重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全国首批人民满意医院”“全国诚信示范医院”“山东省精神文明单位”“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省百佳医院”“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山东省医院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区域分中心”“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单位”……时光淬炼芳华,也沉淀果实。六十载风雨砥砺,一甲子春华秋实,见证了市三院筚路蓝缕、根深叶茂、美丽嬗变,见证了市三院六十年的初心与坚守、使命与荣光,见证了市三院崛起的磅礴气势和发展中独特的精神气质与担当。
让我们伴随市三院发展壮丽篇章的徐徐铺展,感知大医精诚的独特韵味——
根之茂者其实遂
膏之沃者其光晔
方向比行进更重要,一面旗帜引领一个方向,奔向共同梦想;
精神比力量更可贵,一种信仰凝聚强大精神,激发不竭动力。
这面旗帜,就是党旗,这种信仰之力,就是党建凝聚力。
时光回溯到1963年,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社会变革的年代,聊城专员公署批准筹建聊城专区干部疗养院,以加强干部保健工作。上级下拨建院经费61000元,将花园南路北首的聊城专区农业展览馆房舍改建为聊城专区干部疗养院,该院从此开始了为民服务之路。
虽然初建伊始条件简陋,设备短缺。但精神在,方向就不会变;奋斗着,就不惧怕遥远。
建院先驱不忘初心,逆风而行,孜孜不倦,铸造了坚韧不屈的魂魄,为医院发展奠定了厚重坚实的根基,形成了昂扬向上的院风。
“聊城地区人民医院第二病区”“聊城地区新医医院”“聊城地区干部疗养院”“聊城地区东昌医院”“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六秩沧桑,筚路蓝缕、迂回曲折。更名变迁的历史,是变革图新的发展历程,也是初心如磐的大医精神写照,更是勇担使命彰显作为的体现。
“高高飘扬的党旗,是信仰,是方向,更是保障。在三院的历史上,从不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敢为人先的气魄,一颗初心和艰苦奋斗的精气神永远是医院发展的动力!”市三院党委书记孔祥之说,院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文化聚力”,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持续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一体化探索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三院创建了“故事党建”“特色党课”“一科一品”“亲情档案”等多个叫得响的党建品牌……
孔祥之上任后,先后提出了“1234”发展思路、“加强三个重点,促进九大提升”思路、“强化一个核心,推进九项工作”思路等,为医院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多次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的就医需求,切实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开启了跨越发展的时代征程,交出了光彩夺目的时代答卷。
60年来,市三院夯实了同心筑梦的思想根基,锤炼了从严从实的优良作风,锻造了坚强奋进的领导层,汇聚了齐心协力促发展的强大力量。如今,市三院在党委书记孔祥之,党委副书记、院长常立国的带领下,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新的辉煌。
不为繁华易仁心
不舍初心护民安
聚一流名医,秉先进技术,创鲁西品牌,六秩岁月,市三院矢志不渝、弦歌不辍。
“性命之托重于泰山。重医德、精医术,是市三院人奉为终身的职业追求。”常立国表示,医院始终把牢“医疗安全质量”生命线,明确走“内涵”崛起之路,实施“人才立院、科技强院、特色兴院”的办院方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良的设备和高深的技术,如鸟之双翼、舟之双楫,有力地推动市三院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从一台X光机到聊城首个核磁共振仪,再到引进世界先进的美国GE Innova31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一直到今天,市三院科室齐全、设备先进,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44人,博士、硕士179人,拥有国际先进的高档3.0T静音核磁共振、美国GE 1.5T绿色核磁共振、宝石能谱CT等大型医疗设备千余台(件),为医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展不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钢刀的锋刃只有不断地淬火和磨砺,才能锋利无比。医院要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基本盘、科研技术是支撑点。今天,市三院现有干部职工1200余人,开放床位980张,已发展成为一所以诊治心脑血管疾病为特色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诊急救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综合医院,以实力与美誉闪耀鲁西,名闻齐鲁。
市三院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改善科研环境,“筑巢引凤”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促进科研产出能力逐年提升。如今,市三院先后建成使用了卒中、胸痛、心脏康复、创伤、缺血预适应、神经康复、眩晕、心衰、创面修复和神经免疫十大中心,拥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临床护理等11个市级重点学科,掌握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核心医疗技术,先后实施了心脑血管造影及支架植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等新技术100余项,部分技术已达到省内或国内领先水平;神经内科为山东省首批医药卫生重点学科,独立自主实施的急性脑梗塞血管内取栓术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雄关漫道,只争朝夕。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进入新世纪后,市三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卫生和健康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拓创新,被确定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医院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个民族的强大,根基在精神;一个医院的昌盛,关键在奋斗。
梦在远方,路在脚下,光在心中,点点星光汇聚成万千气象。每一名市三院人都在自己的领域中璀璨绽放,筑起医者仁心的坚实基石!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沧桑循正道,长籍白衣名。六秩芳华赓续,市三院行大道、担大任,大医仁心、一脉相承,以“一切为了人的生命和健康”为宗旨,医疗服务沉下去、危急时刻顶上去、高质量发展持续下去,以融合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为医者,须绝驰骛利名之心,专博施救援之志。市三院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60年来,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开展10项承诺服务,与国内数十所基层医疗机构结成联盟进行对口支援和扶贫,与韩国光明世宗医院连续11年合作开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赴韩免费救助项目,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制度、义诊等,持续推出更多优服务、强保障的硬招实招,涌现出一大批像“凤凰城里的美女医生”刘树英、“雷锋医生”史乃民、“平民医生”郭富山、“光明使者”陆诗林、“赵楠服务组”创始人赵楠、“医生妈妈”陈丽芳等党员先锋模范人物……
利民惠民,是公立医院始终不变的责任。市三院牢固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方向,勇挑“利民惠民”的责任担当,时刻牢记社会责任,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投身于捐资助学、救助孤残、扶贫济困、援青医疗建设、传播健康理念的社会公益活动中,谱写了一曲曲大爱情深的天使赞歌。
经过一个甲子的发展,环境在变、院容在变、规模在变、人员在变,但市三院“团结、严谨、仁爱、诚信”的核心精神始终没有改变,“服务患者”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救死扶伤”的担当始终没有改变,“改善就医感受”的理念始终没有改变,谱写着一篇篇“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动人诗章。
无私医者功勋著,大德仁心世泽长。
六十年,是历史与未来最深情的握手;六十年,是历史面向未来的宣言。
当一个崭新的明天到来之时,市三院正以他们独有的开放视野和宽阔胸襟,描绘出更加恢宏的发展蓝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他们将继续以一流队伍、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锚定新愿景,创造新伟业,奋力书写新时代美好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