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安全细节 处处可见

——全市“政务新媒体开放日”活动走进聊城市应急管理局

■ 本报记者 张晨

“地下水的钙离子、镁离子和氯离子以及水的硬度就是‘密码’,通过监测、分析它们的变化,我们能捕捉到地震前异常,进行地震预测研究。”11月21日,聊城地震监测中心站工程师连凯旋正在实验室做水质分析。与以往不同的是,当天的水质分析是在网民代表、政务新媒体代表、新闻媒体代表以及市民代表的共同见证下进行的。

当日,全市“政务新媒体开放日”活动走进聊城市应急管理局。代表们先后走进聊城地震监测中心站、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聊城市应急指挥中心,沉浸式了解我市地震地下流体监测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等,面对面建言献策。

“这口井深2337.72米,但含水层在828—928米,我们就是在这个位置提取水样。”在连凯旋的带领下,代表们详细了解了聊城地震监测中心站地下流体监测井——聊古一井。该井建于1977年3月,可用于物理量观测包括静水位、水温、流量、水压等,化学量观测包括水氡、气氡、水汞、气汞、离子分析等。

“在地震的形成过程中,常伴有地下水位、水温和水中微量化学元素的变化,通过对地下深井中水的微动观测,可以研究含水岩体受力、变形、破坏过程等现象,获取可能的震前信息,所以通过地下流体监测井进行检测是最有效的地震预测方法之一。”连凯旋说。

“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为安全……”在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醒目位置,类似这样的安全生产标语随处可见,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大家不由得为企业点赞。

“这只是我们推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一部分,为了让安全生产‘时时见、处处见’,我们扎实开展‘四个一’创建工作,即一张安全生产职责墙报、一张随身学习卡、一张温馨提示卡、一封安全亲情家书,时刻提醒大家绷紧安全生产弦。”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工作人员闫纪贵说。

走进聊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大厅,一幅巨大的全彩LED屏幕映入眼帘,道路运输、实时拥堵情况排行、供水供气等数据一应俱全,可随时查看各项指标风险等级情况。这里,便是应急指挥中心的“心脏”。

“没想到通过大屏幕可实时查看重点企业重要场所的安全生产情况,这就可以帮助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了解了应急指挥中心的作用后,观摩团成员连连称奇。

“全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将坚决扛起守护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参观结束后的座谈会上,聊城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新明对全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行了介绍,并与大家互动交流,认真听取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

“希望大家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公益宣传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抓在经常、融入日常,不断强化企业从业人员和群众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市委网信办副主任石刚说。

2023-11-24 ——全市“政务新媒体开放日”活动走进聊城市应急管理局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1915.html 1 安全细节 处处可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