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杜庄镇
做好人才“聚引留育”大文章
本报讯 (刘德策) “刚刚收到花庄村村民的信息,他想询问西瓜茶是如何做成的。大家对于西瓜初加工还有其他想问的吗?”12月4日,在莘县董杜庄镇人才沟通群里,“能人”段书才刚发布信息,便收到了一片回应。
董杜庄镇始终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坚持“开源引流、外引内育”,持续在人才“聚引留育”上下功夫,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能。
党建“聚”才。该镇筛选培养村“两委”后备干部126名,为建强基层党组织夯实人才支撑,解决“后继乏人”问题。组织开展村支书现场观摩、擂台比武等活动,提升农村“带头人”的能力水平。充分挖掘农村人才资源,建立“能人”联络微信群,搜集各类人才信息。鼓励村“两委”干部、退役军人领办创办合作社,成立果蔬种植、农资销售等各类合作社18家,吸纳社员入社1791人。
集智“引”才。该镇紧紧围绕镇域重点产业、电商经济发展等项目,实施“本籍人才”回归工程,加大人才政策宣传力度。加强与董杜庄籍在外乡贤、商会的联络,鼓励在外企业家和“能人”回乡投资兴业,促进形成人回归、钱回流、业回创的“雁归效应”。该镇引进本籍人才5人,着力延伸西瓜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人才与镇域经济发展实现同频共振。
服务“留”才。该镇不断优化人才服务机制,构建人才诉求“一窗受理”、人才服务“一站供给”、人才发展“一帮到底”的服务闭环。落实落细人才津补贴、子女上学、家属就业等各项人才优惠政策,解除人才后顾之忧,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加强关心关爱,建立谈心谈话机制,及时掌握人才思想和工作动态。同时,对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表现优异、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及时给予表彰、奖励,让人才扎根乡村,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
培训“育”才。该镇分区域、分阶段、分对象制定本土人才培养计划。组织种棚大户、农技人员等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邀请农业技术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教学。该镇以西瓜种植主导产业为支撑,以“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点就业”模式,大力培育打造“鲁西嫁接工”品牌。近年来,该镇培育发展育苗嫁接工1000余名,形成了多支育苗嫁接团队,常年承接国内外嫁接订单及育苗技术服务,实现农民由“劳力型”向“智力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