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4版:特刊
放大+  缩小-   默认o

高铁来了 ,聊城准备好了

■ 本报记者 苑莘

12月8日,高速列车沿济郑高铁向鲁西大地极速驶来,拉开了聊城“高铁时代”的序幕。

高铁来了!这条承载着几百万人梦想的列车,为聊城带来一个新机遇,提供一条新通道,打开一扇新大门。

聊城准备好了!聊城各级各部门以大胸怀、大视野、大格局拥抱“高铁时代”,乘势借势,深入实施“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在发挥产业基础、通达区位、营商环境、城市建设、人文底色等比较优势上奋楫争先,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张开双臂迎接美好未来。

把握新机遇 放大优势再出发

30分钟到济南、60分钟到郑州、90分钟到北京,济郑高铁拉近了我市与各大城市的时空距离,放大了我市的各项优势。

聊城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济郑高铁开通后,我市接入国家高铁网络,以高铁为主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正加快成型,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这种区位优势可谓得天独厚。聊城处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重大战略叠加区。高铁的到来,无疑是让我市释放战略交汇、机遇叠加政策优势的绝佳助力。

高铁带来的高频次人员流通,将为聊城产业跃升提供良好条件。我市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涵盖32个工业大类,有色金属、绿色化工等产业突破千亿,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农业具备了向农业强市跨越的先决条件,粮食产量稳居全省前三,瓜菜菌总产位列全省第一;文旅等现代服务业即将迎来高速发展,我市“城、市、河、湖”的格局在国内独树一帜,城水相依、蓝绿交织的生态优势,将使“两河明珠”的吸引力、承载力不断增强……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把握机遇、放大优势,聊城人一直没有停歇。

11月1日,距离高铁通车还有1个多月的时间,作为我市把握高铁发展机遇的关键之举,高铁新区建设进入冲刺阶段。聊城高铁新区发展服务中心全体上下向着最终的“山头”发起冲锋,以必胜之姿全力保通车。

高铁新区的重要性,缘于其精准定位。2023年,高铁新区明确了“一极两翼一先行、多轮驱动促提升”的发展思路。其中,“一极”是指成为聊城新的经济增长极;“两翼”是指绿色低碳和智慧数字同频共振、两翼齐飞;“一先行”是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先行区;在规划设计、片区开发、双招双引、改革创新、宣传推广、产业培育、项目建设、向上争取等方面多轮驱动协同发展,促进高铁新区规划建设发展实现全面提升。

盼望已久的济郑高铁只是聊城“高铁时代”的序幕。如今,雄商高铁(聊城段)征地全部完成,架梁施工已经启动,进入全面施工、大干快干阶段,计划于2026年建成通车。这条国家级高铁大动脉是京港台高速通道的骨干部分,也是连接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的主要高铁干线。聊邯长高铁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被列入国家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设项目草案。

开辟新通道 打造要素新高地

20世纪末,京九铁路开通后,为聊城提供了大运量、低运价的运力保障,带来了巨大人流、物流、信息流。从此,我市工业经济、商品经济开始大踏步前进。如今,高速铁路将再次改变聊城。

由于工作原因,在莘县的外地客商王志勇经常要去河南、湖北等地。由于聊城未通高铁,过去几年他的出差体验感较差。

这一切都将成为历史。高铁对高端人才流动的便利性早已成为聊城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以前邀请外地专家来我们医院会诊,人家一听聊城不通高铁,就心生犹豫。”东昌府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田光建说,“高铁开通之后,与外地医院开展交流合作就方便了。”

智力资源是当下城市高质量发展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我市高端人才匮乏,行业顶尖人才和学科领军人才缺乏,特别是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无法满足企业创新需求。过去几年,为了搭乘高铁开通的红利,更好地集聚人才,我市未雨绸缪,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招才引智活动。2018年8月,我市成立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专班,2019年初,出台了《关于强化人才支撑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从精准引才用才、做强人才平台、抓好人才培育、打造良好生态、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制定了18条措施,围绕开展品牌引才活动、建设各类人才平台、加强实用人才培育、健全人才体制机制,提出了具体任务,明确了责任单位。

青年人才是城市的未来,“高铁时代”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是我市努力的方向。寒暑假期间,我市各地广泛开展在校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为返乡大学生提供锻炼机会;组织在外学子看家乡活动,激发在外学子对回乡就业的热情;强化就业服务,为外地来聊青年提供一站式服务;举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提升青年创业能力;推出青春特色门店,满足青年多元消费需求……通过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我市实施“青年兴聊”工程,搭建起吸引青年、服务青年、成就青年的平台,致力于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

智力资源新高地的慢慢崛起,正在悄然改变着聊城产业的底层结构。济郑高铁莘县站附近,一个个关于瓜菜菌种苗研发培育的项目在加快谋划推进中,以传统的大棚瓜菜种植为主的特色农业结构正向重研发、重种子方向转变。“天下不敢小聊城”的豪情正在聊城人的胸膛中燃起。

打开新大门 绘就未来新图景

济郑高铁打开了一扇通向大市场的大门,将我市接入了“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而这高铁网已经覆盖了全国95%以上城区人口50万的城市,助力了京津冀等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

在这扇大门开启前,聊城就已经张开双臂,以开放的姿态准备拥抱广阔的世界。当八方来客走出高速列车,来到聊城西站大厅,必定能感受到聊城的好客。作为窗口,聊城西站大厅内的图景将开放聊城展现得淋漓尽致:造型美观的八角柱犹如凤凰展翅,沐浴在从采光天窗倾泻而下的明媚阳光中。“高铁站房标准高,而且处处彰显人性化设计理念,聊城未来可期。”省人大代表念以新表示。

走出大厅向东望,聊城高铁新区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今年,聊城高铁新区先后6次对外进行重点推介,外出招商60余次、参加2023年市党政主要领导外出招商签约项目6次。数字经济产业赋能基地、未来体育公园、医学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数字经济产业园、智慧校园健康声环境、聊城(高铁新区)科创文旅产业基地等项目陆续签约,签约金额38.15亿元。未来,数字经济产业园、鲁西大数据中心、智慧公交场站、数字经济产业赋能基地、两河明珠国际会展中心、科技馆等项目相继落地实施,将把高铁新区打造成为全市的开放高地,吸引来越来越多的好项目。

高铁新区南二十多公里,就是莘县高铁新城,这里是济郑高铁从南入鲁的第一站。早在几年前,莘县就打起了“高铁牌”。该县结合高铁新城建设,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谋划实施一批陆港联运、绿色配送项目,打造鲁西沿黄对外开放新高地。该县还把目光放在了更广阔的市场上:围绕高铁新城,积极搭建平台、搞好服务,鼓励企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广泛开拓海外市场。

莘县高铁新城再向南不多远,就出鲁进豫。站在鲁豫两省交界处回望东北,雄伟壮观的济郑高铁犹如长龙卧在希望的田野中,为聊城打开了一扇通向外界的大门。无数高铁建设者在聊城这片热土上播洒汗水的同时,还感受到了聊城人民的热情。曾任中建八局济郑高铁项目经理的王浩说:“我们项目部在聊城拿到了全线首家箱梁验收、全线首座悬臂浇筑连续梁合龙等成绩,曾用30天完成了4个主墩14个节段施工作业,打破了全线施工纪录,这得益于聊城相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支持高铁建设,就是支持聊城发展。对首条高铁的到来,聊城人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济郑高铁承载着全市人民抢抓历史机遇、创造美好生活的期盼与梦想。我们为建设者点赞,为全市各行各业抢抓高铁机遇的干部职工点赞!”聊城市政协委员刁国锡说。

2023-12-08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2722.html 1 高铁来了 ,聊城准备好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