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o

鲁豫牵手 逐路中原

——聊城加快构建“高铁叠加、高速成网、飞机起降”综合立体大交通体系

复兴号列车停靠聊城西站。■ 吕晓磊

在G4821次列车上,列车员在整理聊城特产。■ 商景豪

聊城西站首批旅客进站。■ 许金松

主播在列车上直播推介聊城特产。■ 商景豪

■ 本报记者 王培源 李政哲 林金彦 赵琦

聊城,居鲁西,临黄河,望中原,倚燕赵。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这座城市在悠悠桨声中行经千年,一度“舟楫如云,帆樯蔽日”,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这座历经了长久昌盛岁月的古城,在近代显得些许沉寂。

12月8日,济郑高铁全线开通运营。上午10时58分,聊城西站首发列车G9226次准时发车,标志着聊城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以聊城为轴点,向东30分钟到济南、90分钟到青岛;向西60分钟到郑州,连接陇海客运专线,直通陕甘疆。聊城东融省会经济圈、西接中原经济区、北依京津冀、南连长三角、直通粤港澳,交通将更为便捷……如今,乘着济郑高铁的东风,聊城“高铁叠加、高速成网、飞机起降”的综合立体大交通体系逐渐形成,汇聚起聊城打造山东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战略支点”和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两河明珠”城市的澎湃动能。

“江北水城·两河明珠”迎来璀璨蝶变,必定再次点燃“天下不敢小聊城”的豪情。

新高铁打开新思路

12月8日注定是一个载入聊城发展史册的日子,不但结束了聊城没有高铁的历史,还打开了城市发展的新思路。

昔日的聊城,曾经凭借京杭大运河漕运之利,繁荣兴盛了400多年。

曾经,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是聊城发展的最大瓶颈,但聊城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

1996年,“大京九”的汽笛声,结束了聊城不通火车的历史,拉开了聊城“铁路时代”的大幕。

京九铁路的开通,带动了聊城经济迅速发展。时至今日,聊城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生机勃勃,骨干企业“老树发新枝”,中小企业茁壮成长,经济发展的成色和质量明显提高。

聊城有肥沃的产业“土壤”,农业基础扎实,是全国优质粮食、瓜菜菌、肉蛋奶重要供应基地,被称为“中国蔬菜第一市”;工业体系完备,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2个、31个制造业大类中的29个,有色金属、绿色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优势突出,信发铝电、鲁西化工、中通客车、东阿阿胶享誉全国;创新动力充沛,近年来,工业技改投资增速、研发投入占比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现。进入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聊城迫切需要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来激发城市活力,而高铁就是关键要素和重要动能。

聊城人民对济郑高铁期待已久、翘首以盼。这条高铁承载了聊城人民太多的期许。济郑高铁开通后,将带来明显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会产生所谓的时空压缩效应,是要素流动和效率提升的“倍增器”,通过刺激铁路生产相关活动、居民的交通消费以及旅游产值的增加,直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升了城市的经济运行效率。

高铁在为聊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虹吸效应。要想扬长避短,这就需要聊城在区域融合发展路径、相关制度安排、人才储备、产业规划、路网衔接、项目配套等方面做好准备,将高铁发展融入城市发展大局,加强顶层设计,谋划新的经济增长点,蓄势迎接“高铁东风”的到来。

新高铁带来新战略

济郑高铁的开通,让聊城站到了时代前沿。

聊城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是山东省的“西大门”,也是山东西通内陆、北接南联的“桥头堡”。近年来,聊城先后被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以及省会经济圈、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等省内区域发展战略,成为重大战略机遇的叠加区。聊城着眼国家和山东所需、聊城所能,提出了打造山东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战略支点”、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两河明珠”城市两个发展定位,加速驶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山东“四横六纵”综合运输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济郑高铁的开通提升了聊城的战略地位,为新一轮鲁西崛起注入了全新动能。

济郑高铁犹如一条经济大动脉,将进一步放大聊城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为聊城高质量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聊城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更深层次上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让聊城在全国、全省的大局中谋求更大发展。

当前,聊城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RCEP机遇,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聚力“双招双引”,激活创新创造“源动力”,积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持续引进高端人才,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让聊城真正成为广大企业成就事业的投资热土、成为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在高铁的带动下,会有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资源来到聊城,使这座城市的投资创业活力越发强劲,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深刻改变聊城的产业布局、项目建设、进出口贸易、人才引进等各方面。聊城高质量发展空间将得到全面拓展,战略红利加速释放。

新高铁锻造执行力

这一年,济郑高铁的建设速度有目共睹。

——2月11日,济郑高铁聊城西站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枢纽功能区三标段7号楼举行封顶仪式。

——3月14日,济郑高铁聊城段项目在聊城西至莘县区间14锚段顺利架设首条接触线,标志着济郑铁路聊城段项目全面进入接触网上部施工的关键阶段。

——7月12日,济郑高铁山东段正线铺轨全面贯通。

——11月4日,55501次试验列车从长清站驶出,济南至郑州高速铁路济南至濮阳段联调联试工作结束,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11月初,济郑高铁聊城西站周边市政排水及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12月8日,济郑高铁正式开通,聊城人民圆梦高铁。

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大事件,越是考验全市上下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必须将党的建设贯穿全局工作始终。

今年以来,聊城市委启动“干部执行力提升年”活动,动员全市各级干部按照“提标提速提能力、敢闯敢干敢争先”的要求,全面提升执行力,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推进聊城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济郑高铁聊城段建设工作,定期研究部署,每月督导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交通部门勇于作为,敢于攻坚,充分发挥了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市铁投集团、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国网聊城供电公司等单位栉风沐雨,奋勇担当,完成了一系列重点难点任务;各级各部门、上级各驻聊单位、沿线各县区,在征地拆迁、“三电”及管线迁改、工程建设、站前设施建设、沿线环境整治、财力投入、综合保障等各项工作上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工作成效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特别是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上下树立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强化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用心用力营造干净整洁、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确保了济郑高铁聊城西站如期高品质开通运营,以可靠的质量、良好的形象和优质的服务迎接“高铁时代”。

山河镌刻初心,春秋写就华章。“蝶变”中的聊城以高铁建设“领跑”城市发展“加速度”,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版图。

2023-12-11 ——聊城加快构建“高铁叠加、高速成网、飞机起降”综合立体大交通体系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2736.html 1 鲁豫牵手 逐路中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