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清廉文化更鲜活

——莘县打造“莘情筑廉”廉洁文化品牌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张丁材

“黄敬和范瑾夫妻在莘县红庙村居住期间,和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他们白天和群众一起搞生产,晚上在煤油灯下分析形势写报告……”12月12日,在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旧址,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黄敬的廉洁事迹。

这是莘县纪委监委打造的“廉洁+”模式中的一个场景。近年来,莘县纪委监委以打造“莘情筑廉”廉洁文化品牌为引领,深入挖掘本地区红色文化、家风文化等,赋予廉洁文化更多更新的时代内涵,激发廉洁文化活力。

廉洁+红色 让清廉文化“火”起来

莘县纪委监委注重发挥本地红色文化的激励作用,根据主题、地域、距离等因素对全县红色资源进行统一整合盘点,打造以红色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的精品线路,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绘就廉洁教育“红色地图”,深挖廉洁故事,开设党性教育讲堂,通过谈党性,让红色廉洁文化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根基,让党员干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宗旨意识、积极履职尽责,在文化熏陶中增强廉洁意识。

廉洁+家风 让清廉文化“立”起来

莘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家风文化的德治功能,坚持将弘扬优秀家风与清廉文化相融合,开展以红色家风教育为主题的家庭助廉活动,向全县领导干部发放家风建设读本《清风传家》《严以治家》,时刻提醒党员领导干部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自觉成为“好家风的传承者”;开展“清风莘县 你我同行”演讲比赛,编印《莘县好家风》,实现以清廉家风涵养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开展“清风莘县 同心同廉”家访活动,推出“五个一”家庭助廉套餐,主动加强组织与党员干部家属联系沟通,将“严管就是厚爱”理念落实到日常。

廉洁+非遗 让清廉文化“动”起来

莘县纪委监委借力剪纸、山东快书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充分发挥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资源富集优势,找准各类文化遗产和廉洁文化的契合点,将清廉内涵创造性凝结于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可观、可听、可玩、可用”的全方位文化体验,让廉洁文化融入生活。开展“清风扬正气 巧手倡廉洁”第二届剪纸展,组织编排山东快板《不忘初心》、小品《扶贫路上》、歌曲《公仆赞》等节目,深入城区、镇(街)巡回演出;利用红色资源,拍摄《王丹的家风故事》\《杨得志守军纪》视频,传承红色基因,让廉洁文化“动”起来。

廉洁+书画 让清廉文化“活”起来

莘县纪委监委将清廉文化融入书画创作,举办“莘情筑廉”首届书画展,引导党员干部及家属通过参观书画展,弘扬守廉、助廉、倡廉的家庭美德。开展“清风莘县”廉洁漫画征集活动,将党纪党规、典型案例等用诙谐幽默、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现出来,进一步增强清廉文化的辐射力和渗透力。

创清廉文化,树新风正气。莘县纪委监委将坚持以“四个融合”为着力点,让廉洁文化更具生活气息,持续打造具有莘县特色的清廉文化品牌。

2023-12-13 ——莘县打造“莘情筑廉”廉洁文化品牌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2858.html 1 让清廉文化更鲜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