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力构建特色质量品牌培育体系

本报讯 (记者 林金彦) 先后筛选出“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121家,投资1330万元对轴承、铜冶炼等2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质检中心提升改造,去年兑付专利奖励达到2229.6万元……12月20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2023年全市质量品牌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质量强市战略为统领,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分行业、分领域开展品牌梯次培育行动,着力打造了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自主品牌。

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陈玉国介绍,市市场监管局从产品、产业、区域多个维度构建品牌培育体系,年初,围绕争创质量品牌,先后筛选出“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121家、“好品山东”公共品牌培育企业36家(包含产品51种)、省长质量奖培育企业15家,涵盖制造业企业156家、服务业企业16家,构建了产品、企业、行业、区域、地理标志“4+1”品牌培育体系,形成了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梯次培育的工作格局。同时,积极做好特色品牌培育申报工作,组织力量对各企业进行精准分析、靶向培育,推荐24家企业申报“好品山东”,推荐3家企业和2名个人申报省长质量奖,推荐5家企业申报“泰山品质”高端品牌认证,推荐66家企业申报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

据介绍,市市场监管局优化服务靠前指导,激发特色质量品牌培育原动力。投资1330万元对轴承、铜冶炼等2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质检中心提升改造,相继争取到全国首个黄河流域区域计量测试中心、全国第三家国家碳计量中心落户聊城,质量技术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强化服务保障,推动全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下沉到产业园区、产业链中小微企业等“神经末梢”。同时,创新开展企业首席质量官任职培训,对全市各级政府质量奖企业及拟申报企业、“好品山东”企业及拟申报企业、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110名首席质量官,进行品牌培育和管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培训。目前,我市已实现首席质量官全部持证上岗。

我市还充分抓住各种展会、博览会、专题推介会等机会,积极宣传聊城“好品”、推介我市品牌。今年,在第二批“好品山东”评选中,聊城市有6个品牌上榜,数量列全省第七位。特别是“聊城新三宝”之一的冠县灵芝,入选了地理标志品牌榜。市市场监管局组织质量、知识产权等科室多次实地“联合会诊”,向市场监管总局争取了“药食同源”国家级试点,并实施了“冠县灵芝”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逐步构建了“地理标志+企业品牌+农户”的品牌体系。据评估,“冠县灵芝”的品牌价值已达到20.53亿元。

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发展科副科长李志远介绍,“好品山东”品牌主要面向“十强产业”“四新”领域及标志性产业链,旨在遴选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产品或服务模式属全国首创或可填补国内空白、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大、行业引领示范性强的本土品牌。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2个品牌入选“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其中包括1个地理标志产品和11家企业,分别为:冠县灵芝和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号家纺集团有限公司、临清三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博特轴承有限公司、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凯美瑞轴承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金帝精密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一诺生物质材料有限公司。

2023-12-2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3250.html 1 我市全力构建特色质量品牌培育体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