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蝶变 向美而行

——高唐县梁村镇驶入和美乡村建设快车道

■ 本报记者 马永伟

本报通讯员 李川

仲冬时节,高唐县梁村镇马颊河流域内碧波粼粼、芦花摇曳、鸥鸟翔集。白鹭、天鹅等迁徙候鸟接踵而至,与苇海中时隐时现的野鸭群落,勾勒出一幅和美乡村的美丽画卷。

精算“三笔账”

生态红利不断释放,家门口的“幸福不动产”随处可见。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民群众对优美的生态环境有了更多期待。

12月15日,冬日的暖阳照在梁村镇琉璃庙村主街上,路两侧的太阳能路灯、村口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站、村边池塘中畅游觅食的水鸟、院落旁的垃圾分类投放箱……一幅新农村绿色生态图景展现在记者眼前。“生活垃圾到处都是,池塘里的水都是臭的,小鱼小虾全都不见了。”提起多年前的情形,琉璃庙村村民们连连摇头。

聊起村里的变化,琉璃庙村党支部书记卢风劲如数家珍:“结合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村里铺设了地下管道,建设污水集中处理站,取消土暖气,用上清洁能源,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生态美’的大变样。让村民最受益的还是‘厕所革命’,如今,旱厕在村里已彻底成为历史。”梁村镇精算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三笔账”,绿水青山的“生态指数”、产业发展的“绿色指数”、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同步提升,驶入和美乡村建设的快车道。

以花为媒巧增收

“点土成金”,助农增收,梁村镇“丰”景怡人。

梁村镇刘百户村有2000亩耕地,其中盐碱地占三分之二,为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将曾经的荒芜盐碱地变为沃土,岳华农业与刘百户村共同建设水果玉米种植试验田项目。岳华农业特意选用LYH97玉米,这款种子75天即可生长成熟,玉米颗粒三分糯、一分甜,口感极佳,抗旱、抗病虫害能力强,每亩能为农民增加800元收益。

在盐碱地上既耐盐又高产的“种子选手”还有很多,刘百户村80后党支部书记刘冬冬经过外出考察,发现油葵对盐碱地具有改良作用。从今年3月开始,刘冬冬在200亩盐碱地上种植油葵,7月上旬成熟。从高空俯瞰,一株株长势喜人的油葵探着“脑袋”向阳而生,这里也成为梁村镇新晋网红打卡地。刘百户村油葵产量每亩达到120公斤,按照市场价每公斤5.6元,可实现亩均收益1344元,净收益每亩690元。

梁村镇以花为媒,吸引更多的人来刘百户村休闲娱乐,打造真正的网红打卡地,巧用乡村的“土气”,焕发农民的“生气”、实现农村的“朝气”,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端起和美乡村的幸福饭碗,为刘百户村镶上产业绿、村民富的“金边儿”。

“积分存折”存出文明风

12月15日,记者走进梁村镇曹庄村“爱心超市”,脸盆、牙膏、洗衣液等各类生活用品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每种物品都“明码标分”,墙上张贴着详细的兑换标准和兑换流程,前来积分“购物”的村民正在仔细挑选自己需要的物品。

“各位村民,‘积分存折’兑换马上就要开始啦,请大家拿好自己的存折,根据积分兑换相应的物品。”曹庄村“两委”成员正召集村民们参加积分兑换活动。

“50分就可以兑换一瓶洗衣液,我这就拿给您。”曹庄村党支部书记、爱心超市负责人曹庆国转身从货架上取下物品,然后在兑换记录本上做好记录。兑换到奖品的村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截至目前,已有200多名村民来兑换物品。”曹庆国说,对于每项物资进出,他都会详细登记、认真核对。

“倡导移风易俗、悉心照顾公婆,加100分;上次人居环境整治大评比,我家院子干净整洁,加5分;作为网格员,排查和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加15分……”村民曹红霞拿着刚用积分兑换的水壶,向记者介绍获取积分的方法。“可别小看这个‘积分存折’,这是我们荣誉的象征,以后家里来了客人,端茶倒水时说起这个,美得很。”

曹庆国说:“积分制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邻里和谐互助的氛围越发浓厚,越来越多的村民行动起来,参与志愿服务,让爱心双向循环,村里的风气也越来越好。”

为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充分激发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共同打造宜居宜业村庄,梁村镇按照“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多元参与、共建共治”的方式,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积分制”基层治理新模式,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3-12-25 ——高唐县梁村镇驶入和美乡村建设快车道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3428.html 1 乡村蝶变 向美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