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筐编篓 重在收口
■ 张目伦
2023年已经过去,2024年悄然而至。各部门、单位及个人都在进行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通过“回头看”,展望“新未来”。怎样做好这份总结,才能更有利于下一步的谋篇布局呢?这值得细细思量一番。
常言道“温故而知新”,又言“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事实证明,大总结大进步,小总结小进步,不总结难进步。年终岁尾,无论单位还是个人,都会通过“总结”画上一个句号。笔者不禁想起农村一句谚语:“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其含义是一只箩筐快要编完了,在收口时更要仔细、认真,马虎不得。要把这最后一道工序做好、做完美,就得把余出来的枝枝丫丫,该剪的剪、该削的削、该去的去,并用力压细压实,这样编出来的箩筐才结实、耐用,且方正、好看。
搞好年终总结也是如此。
总结好,大有益。善于总结,对自身的成熟、成长、成功,至关重要。马克思说:“人的才干增长依赖于实践和学习,但并不是在实践和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增长的,必须加上不断地总结反思经验教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总结过去、及早规划未来。没有总结就没有升华,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
总结是一种智慧,也是一门学问。一个人、一个单位,要搞好总结,关键是要实事求是。对成绩,不夸大、不缩小;对不足,不掩盖、不轻视。做总结,既要梳理成绩,积累经验,更要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既要把经验讲够,更要把问题析透。只有善于剖析症结,把问题当课题,视问题为考题,才能变“废”为“宝”,总结出一些真正管用的经验。
总结的目的,重在促进个人和团队的成长和发展,旨在开创新一年团结、奋进、向上的新局面。“天下大务,莫过赏罚。”通过总结,能细化的细化,能量化的量化,成绩和不足都摆在了桌面上,那就需要奖优罚劣,充分发挥其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的作用。只要奖罚其时、奖罚其绩、奖罚其效,就能激发出顺气、旺气、勇气、正气,真正让总结成为向上的“垫脚石”、前行的“加油站”、干事的“明白纸”,进而引导所有人来年再战、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