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 张英东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立足乡村、服务乡村、利归农民。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市各地聚焦乡村振兴,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让广大农民更好地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产业发展不是空中楼阁,特别是对乡村特色产业来说,首先必须立足自身条件和优势。东阿的阿胶、冠县的灵芝、临清的桑黄,汇聚成一个共同的美名——“聊城新三宝”。“聊城新三宝”,就是聊城凭借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孕育出的颐养健康特色产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能兴一方业。找准切口、因地制宜,将地区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才能形成产业兴、百姓富的良好局面。

在发掘和利用乡村特色资源的基础上,要培育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主导产业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产业基础、资源条件等因素。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动特色畜牧业做精做优、错位发展,打造了“三黑两白一黄”(即黑头羊、黑毛驴、运河黑牛,白兔、白鸽和鲁西黄牛)特色畜牧产业矩阵,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展现出新优势。实践表明,围绕“产”字多下功夫,有利于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让更多具有地方特色、乡土气息的产品走向更大市场。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说一千道一万,群众受益是关键。做好产业增值大文章,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将农业生产与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产品附加值。无论是“论克卖”的灵芝产品,还是换茬种植的反季节蔬菜,都让农民在产业融合发展中尝到了甜头。产业发展好,更要分配好。如今,许多乡村特色产业都依托合作社发展,要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做大蛋糕”也“分好蛋糕”,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和红利。

人勤地生金,特色助农富。在聊城这片广袤土地上,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定能挖掘、利用好优势资源,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01-1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4233.html 1 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