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瞄准高峰目标 创作精品佳作
■ 茌平区山东梆子剧团团长 周克泉
《承诺》取材于茌平区财政局帮扶小高村脱贫致富的真实事迹,剧中所涉及的全部脱贫举措均源于现实,将该单位全体干部在脱贫工作中的成就,集中在第一书记“于利民”身上来体现,形象化地彰显“精准脱贫”这一决策的耀眼光芒。
故事素材是2017年剧团到茌平区肖庄镇小高村送戏下乡时发掘的。当时,我们就觉得这个村子不一般,虽然是省定贫困村,但并没有给人脏乱差的感觉,村容村貌很整洁,路上也很少见人扎堆闲聊。后来经过和村民沟通了解,我们才知道,这里虽然是贫困村,但有了茌平区财政局的定点帮扶,村民有了主心骨,变得积极乐观,整个村子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当时,我们便觉得这个题材非常好,可以作为典型呈现在舞台上。回团研究整理后,经区领导同意,《承诺》的创作于2018年初正式启动。该剧创作过程历时五年、历经十余次修改。我们遍请名家,编剧、导演、作曲、演员乃至灯光、舞美、服装均是业界领军人物。在众位名家和领导的支持帮助下,《承诺》也不负众望,入选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20年全国基层戏曲院团网络会演,斩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第十三届“泰山文艺奖”戏剧类作品一等奖等荣誉。
《承诺》的成功,是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我们剧团团结奋斗、辛苦付出的成果。近年来,剧团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瞄准高峰目标,强化精品创作,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群众为中心,集中力量、集聚资源,创作推出了《一个也不落下》《我们的指导员》等有思想、有温度、有震撼力的精品力作,累计荣获省级、国家级殊荣9项,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扎根基层,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建设“六个新聊城”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