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鸟中大熊猫”大鸨在聊过春节

2月8日,在聊城动物园,大鸨饱餐后正在散步

本报讯 (文/图 记者 李政哲) “这只大鸨是3个月前从度假区朱老庄镇救回来的,当时受伤严重,站都站不起来,经过救护站工作人员的精心照顾,已经恢复健康。”2月8日,农历正月初八,聊城市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负责人亓新科说,连同大鸨在内的58只被救护的野生动物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温暖的春节。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在享受着丰盛的大餐。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聊城市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里被救护的动物们也不例外,工作人员想方设法为它们改善伙食,肉、粮食、水果、蔬菜应有尽有。

上午7时许,亓新科等人就开始为被救护的动物配备“春节大餐”了。他们先将水果、蔬菜洗净,又将黄瓜、油菜切碎,将水果和胡萝卜切成条状,放进食盒里,再配上玉米、大麦、豆粕、牛肉和面包虫等。

“现在,救护站里有58只被救护的野生动物,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秃鹫、红隼等,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喜鹊、斑鸠等。因每只动物都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所以我们在给它们配餐时,需要准备很多种食材。”亓新科告诉记者,救护站内的野生动物都是在聊城市域内被救护的,大多是受了重伤或者生病,也有的是年老体弱,失去了野外生存能力。对于受伤和生病的野生动物,救护站一旦将他们治愈,会立即送到野外放生。对那些失去野外生存能力的老龄野生动物和因受伤造成残疾不适合放生的野生动物,救护站会一直进行饲养。

给动物们准备好“春节大餐”后,亓新科端着食盒一一“登门”送餐。来到大鸨的笼舍前,亓新科挑了一些牛肉、玉米和胡萝卜等放进去。记者发现,这只大鸨很警觉,一直在笼舍边缘游走。“它怕人,野性很足,不易接近。”亓新科说,一般他放下食物走到七八米以外,大鸨才放心进食。

“大鸨被称为‘鸟中大熊猫’。这只大鸨是雌鸟,喜欢吃玉米、胡萝卜和牛肉,早晚两餐。”亓新科表示,等到春暖花开时,他们将会把这只大鸨放归大自然。

2021年以来,聊城市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已收容救护203只野生鸟类。“大鸨、秃鹫等珍稀鸟类在我市出现,从侧面印证了我市生态环境正在持续改善。”亓新科说,很多救护鸟类的线索都是来自市民,说明市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越来越强。

2022-02-1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490.html 1 “鸟中大熊猫”大鸨在聊过春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