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时调亮相聊城市民俗文化节

本报讯 (记者 吕晓磊) “大年初一头一天,过了初二是初三,正月十五整半月……”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八,在古城区楼南大街举行的聊城市民俗文化节上,来自临清的演员凭着一曲临清时调《大实话》赢得阵阵掌声。

“九腔十八调,唱的老套套,一辈传一辈,越唱越热闹。”临清时调是山东西北部沿运河一带流行的时兴小曲的总称,伴随大运河的繁盛而生,迄今已有二百年的发展历史。明清两代,临清作为大运河繁华的码头,因漕运交通方便,成为重要的工商重镇,许多南北时调小曲传入临清。临清在吸收这些时调小曲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曲调。

“临清时调的‘时’指的就是时间,一般来说基本曲调不变,但它的唱词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临清时调传承人王爱云说。王爱云是此次演出的编导,为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非遗年俗背后的浓浓年味儿,临清时调艺术团共带来了《大实话》《行夯号子·临清美景》《王大娘锔大缸》三个节目。

“锔盆子锔碗锔大缸……”随着《王大娘锔大缸》小曲的唱响,纯正的临清时调曲调和现代表演形式完美融合,纯真的神态和古朴的造型形成鲜明对比。混搭又和谐的表演,幽默而诙谐的唱词引得现场观众拍手叫绝。

“临清时调的曲调与临清方言结合得恰到好处,听起来既像说话,又有明确的旋律,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王爱云说,临清时调艺术团的成员多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文艺爱好者,因为对临清时调的热爱而聚在一起。“昨天我们在临清东宛园演出,今天我们的17位演员又来参加聊城市民俗文化节的表演。”王爱云表示,如今,在各类文艺演出中,都可以看到临清时调的演出剧目。

2024-02-19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5718.html 1 临清时调亮相聊城市民俗文化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