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杨官屯乡

“变废为肥”助春管

本报讯 (记者 刘晓伟 郝锐 通讯员 刘越超 魏蕾) 2月29日上午9时,在茌平区杨官屯乡杨屯新村郭王网格村的麦田里,村民将一条百余米长的喷灌带连接至支农管网出水口,打开阀门,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开始对麦田进行雾化喷灌施肥。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小麦进入返青期,杨官屯乡农民纷纷抢抓时机,采用先进的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对小麦进行精准水肥灌溉。

杨屯新村郭王网格党支部书记王士柱介绍,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中的水肥,是由猪粪尿发酵形成的有机肥。一亩地只需要喷灌半个小时,施肥量等同于20斤复合肥。小麦季喷灌三次,秋季玉米喷灌一到二次,每年每亩能够节省肥料80—100斤。

郭王网格村所采用的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源于茌平牧原公司构建的“养殖—沼肥—生态农业”绿色循环经济模式。该公司将猪场粪污加工处理后产生的水肥,通过水肥输送管道免费提供给农民使用。茌平牧原公司农艺师徐龙朝表示,公司建有专门检测土壤和水肥的实验室,在施肥前采集土壤和水肥,检测其营养成分,制定合理的还田方案,指导农户科学种植。该模式将养殖废弃物变废为宝,不仅保护了环境,还帮助周边农户实现科学春管。

水肥还田,不仅让养殖废弃物物尽其用,还能减少化肥使用量,改良农田土壤,防止土地板结,切实帮助农民减投增收。“我种了12亩地,使用这套水肥还田系统3年了。”郎庄网格村村民贾风荣难掩心中的喜悦,“一季小麦算下来,能节省成本800元钱左右,而且小麦长势很好,一亩地能增产一百多斤。”

杨官屯乡坚持“农业生产向优向绿、农业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长效发展理念,通过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让农民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农业服务。近年来,茌平牧原公司为周边村庄免费铺设支农管网2万余米,辐射郎庄、小曹、大曹、胡杨、西高5个网格村0.38万亩的农田,每年无偿为农户提供水肥12万立方米,既改善了农民的生产条件,又增加了社会效益。

“我们将继续对接企业,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更多支农项目落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带来更多实惠。”杨官屯乡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姜聪说。

2024-03-05 杨官屯乡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6571.html 1 “变废为肥”助春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