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已建成4个 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

本报讯 (记者 林晨) “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经建成4个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同时,还有4个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4个市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正在按照计划稳步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果。”3月11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王江川介绍。

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片区化打造、全域化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近年来,我市对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强化项目统筹、科学谋划设计,着力推进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累计投入衔接资金4亿多元,整合行业资金2亿多元,撬动社会资本6亿多元,惠及99个村庄10万多人。市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累计投入衔接资金4000万元,整合行业资金1亿多元,撬动社会资本1.6亿多元,惠及33个村庄3万多人。

坚持规划引领。我市立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各推进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都聘请了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围绕乡村产业、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三大核心内容,结合自身基础条件和片区特色进行了高标准规划设计,将党建、人文、产业、乡土记忆、信用治理等融入到推进区建设中,不断挖掘培育、优化提升,推进区基础设施和风貌打造同步推进,和美乡村已具雏形。

坚持产业为基。我市将特色产业发展与脱贫享受政策群体增收致富相衔接,紧紧围绕推进区乡村产业资源禀赋,培育壮大了尚店肉牛、店子灵芝、万善西瓜、古城种养循环农业等优势产业。聚焦“聊·胜一筹!”区域公用品牌,积极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打造出一批叫得响的优势品牌,推动了农业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不断提升脱贫享受政策群体收入水平。

坚持融合发展。我市以“非遗+”推动实现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双赢,以“林业+”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产业化转变,以“旅游+”丰富文旅研学新业态,推进区内文化、生态、经济实现融合发展。

2024-03-12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6846.html 1 聊城已建成4个 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