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此青绿 生机盎然
■ 张颖
阳春三月,春风浩荡的徒骇河畔,沃野千里的鲁西平原,草木初萌,花枝孕蕾。
又到一年植树造林时,3月11日,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我与自然和谐共生”体验活动邀请函,邀请市民到国有林场、苗圃参与劳动体验,与绿水青山亲密接触,尽情亲近大自然。各级各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给家乡增添一片片新绿。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推进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战略举措。一棵树看似微不足道,但它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人类提供清新的空气;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生态系统提供重要的支持;还能为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每年植树节前后各地都会掀起义务植树热潮,参加义务植树也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形成了“绿色文明大家建,美丽家园共分享”的良好氛围。
植树造林,加强管护、提高成活率是关键。一棵树栽下去,需要浇水、施肥、驱虫、修剪才能茁壮成长。与热闹的植树活动相比,后期管护工作更加重要,不然就会出现“年年种树年年荒,年年种在老地方”的尴尬现象。为了把“植”与“护”结合起来,一些地方采取了“单位冠名植树”“认领式植树”“定期回访”等新形式,做到“终身负责”,让义务植树活动有了更多人情味,也提高了植树成活率,让绿水青山更美、金山银山更富。
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种下绿色的希望,种出一个“绿富美”的新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