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湖畔话清廉
——度假区以“清廉村居”建设促乡村振兴走笔
■ 本报记者 贾新伟
本报通讯员 刘泽岳
望岳湖畔暖,春风徐拂面。乡间闻笑语,碧波荡轻舟。
2023年,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在全市率先探索“清廉村居”建设新机制、新路径,以“制度建设+数字赋能+专项整治”为抓手,创新“12345”工作机制,构筑监督载体,织密监督网络,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向纵深发展,推动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释放基层治理新效能,助力乡村振兴,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条主线
描绘村居“廉底色”
伴随着从“城中村”到“幸福园”的华丽蜕变,湖西街道端庄社区的居民也从瓦房住进了楼房,生活更有奔头了。
回迁小区建设过程中,从召开党支部会,到群众代表会,到“四议两公开”,再到工程招标,湖西街道“清廉村居”联络员全程参与监督,确保了村集体资金在阳光下公开、透明使用。
端庄社区网格村是度假区“清廉村居”示范点之一。度假区制定《清廉村居创建管理办法及考评指标》,按照“打造品牌、示范带动、全域参与”的工作思路,选取21个网格村为试点,并逐步在全区189个网格村全面铺开。
度假区以加快建设班子清廉、权力清源、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监督清晰的“五清”村居为主线,建立起“区党工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工委监督推动、镇街指导落实、村级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
两张清单
擦亮监督“清风眼”
“有了这个小册子,我就能清楚地了解务工补贴、临时救助审批、财务开支等事项的办理流程了,按照流程办事儿,省时省力。”3月16日,李海务街道谭庄村村民郝延霞说。
一户一卡一手册。2023年初,度假区建立小微权力事项清单,梳理村级公共权力事项31项、廉政风险点43个,明晰操作流程及防控措施,制作并印发《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手册1万余本、监督卡4万余张。
此外,度假区建立农村干部履职正负面清单,结合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审计巡察等发现的突出问题,制定农村干部履职正面清单12条、负面清单20条,干部按图办事、群众照单监督。通过监督,度假区调整村级班子14人次,优化了结构,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活力。
三个阵地
打出廉洁“组合拳”
3月16日,端庄网格村联络员端木繁浦同往常一样,在电脑上打开了清廉村居阳光村务管理平台,“党务公开”“财务公开”“村务公开”……一个个模块内,一项项事务详细而透明。
“这个平台不仅有电脑版,还有手机版呢。”在香江市场做电器生意的村民王士泉说,“一个自然村一个监督二维码。我不用回村,在手机上就能随时查看村子里的党务、村务、财务、招标采购等公开情况。”
度假区积极打造“清风徐来”清廉村居监督平台,充分发挥“数字化+乡村治理”作用,整合民生、党建、“三农”等数据信息,公开党务村务信息3685条、三资信息2590条,实现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公开式监督。
同时,度假区积极打造“清风驿站”,在全区推选49名站长和189名联络员充实到“清风驿站”,充分发挥其“前哨”“探头”作用。2023年,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36条,协调解决群众“为难事、烦心事”等82件……
如今,位于朱老庄镇赵王河村党群服务中心院内的“二十四节气说廉”文化长廊成为附近村民夜晚散步闲坐的首选之地,体现出度假区以“十廉工程”打造的“望岳清风”品牌正逐渐深入人心:编印下发《望岳清风》读本1800余册,送廉洁文化电影、戏曲下乡76次,打造“二十四节气说廉”文化长廊、VR(虚拟现实)廉政教育展馆、廉洁文化广场等9处,在傅以渐、邓钟岳、安跃拔3位名人家风故事中挖掘廉洁文化,营造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四式监督
织密清廉“监督网”
在“百姓话廉议事厅”,时常能看到湖西街道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身影,他们定期与群众开展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2023年以来,度假区积极开展四式监督,织密“监督网”,打好“组合拳”,闭环管理,筑牢清廉防线。
以“立项式”监督精准发现问题。实施干部清正工程、管理阳光工程等“六项工程”,建立廉洁档案,推进涉权事项报备。2023年,开展监督检查34次,发现即知即改问题96个,有效解决村级财务管理不到位、“三资”底数不透明、民主决策不规范等问题。
以“协同式”监督构建联动监督体系。构建“三纵四横”业务协同模式,纵向上,村(社区)、镇(街)、区级部门三级贯通,横向上,纪检监察、组织、农业、民政四部门协同联动,形成主体明晰、齐抓共管、全面推进的清廉建设格局。
以“点题式”监督邀请群众出题。设立“百姓话廉议事厅”,扩大线下服务阵地;建立三级网络信息直通车,拓宽线上民意收集渠道,收集处理群众反映问题78件,已协调解决74件。
以“平台式”监督提质增效、数字赋能。度假区“清风徐来”清廉村居监督平台被确定为全省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试点后,通过建立统一公开标准,实施“一村一码一账号”,平台月均访问量9000余次,公开更及时、查询更便捷、监督更有效,实现了“清廉村居”建设的数字赋能。
五类整治
注入振兴“廉动力”
“自古以来,莲花代表着纯净与高洁。”3月16日,在于集镇太平新村“太平·乡趣”主题露营基地开展的“红廉”亲子研学活动中,老师从莲花切入,串起历史悠久的廉洁小故事,让廉洁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乡村振兴,廉洁先行,“红廉”文化,一脉相承。太平新村深挖“赵庄交通站”“血换太平”等红色历史资源,同时,以“清廉村居”建设为乡村共富赋能助力,依托独特的林木资源优势,开创“三位一体”的种植养殖模式,产值达260万元。
度假区聚焦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资清理等5类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建立问题台账、实行片区协作联动,深挖细查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023年,共查处相关问题9起17人。有了高质量纪检监察工作的保驾护航,全区3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