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明显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宠物消费市场调查
■ 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肖
随着宠物经济的持续升温,我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相关产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期。精细化宠物健康管理成为宠物消费新趋势,带动宠物食品、养宠用品等产业向智能化、专业化、多元化升级。与此同时,宠物主的情感需求愈加得到重视,一批个性化、定制化的宠物服务应运而生,为宠物消费市场增添更多活力。
近年来,宠物消费市场十分火热。一方面,宠物摆脱了看家护院的属性,逐步向家庭成员的角色转变。另一方面,追求情绪价值的消费走热,尤其是年轻养宠人群增多,更带来了新的消费需求。
由剩饭剩菜到鲜肉主粮的食物升级,注重情感交流的宠物健康和关怀服务……如今,宠物食品、用品及医疗保健等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阶段,人宠情感交互相关市场也开始萌芽。宠物消费市场现状如何,有哪些新趋势、新动向?近日,记者走访了多个宠物消费相关市场。
精细喂养催生多元市场
宠物食品是为宠物制作的食品,大致可分为主粮、零食和营养保健品三类。作为宠物刚需产品,宠物食品占据宠物消费市场一半份额,其特点和趋势,也被视作整个宠物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记者了解到,有关“吃”的花费占据了年轻“铲屎官”们的主要养宠支出。德勤中国发布的《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26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将达1140亿元,其中宠物主粮、宠物营养品、宠物零食的复合年增长率将分别达到17%、15%和25%。
宠物食品消费需求增长明显,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带来了产品销量的增加,更带动了相关企业和整个行业的发展。中宠股份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3年预计净利润约2.25亿元至2.55亿元,同比增长112%至141%。在营收构成上,以其2023年半年报为例,宠物食品及用品占比96.37%。其中,宠物零食、宠物罐头、宠物主粮占比分别为63.57%、18.10%、13.37%。路斯股份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6.96亿元,同比增长26.80%。从产品看,公司主粮产品收入同比实现大幅增长,肉干、肉粉等产品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也较为显著。
宠物食品消费需求愈加精细化、个性化、多样化。“传统喂养观念在逐渐转变。宠物主越来越注重精细化喂养,对产品品质,尤其是天然、安全、健康、营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雀巢大中华大区雀巢普瑞纳宠物食品业务负责人陈晓东表示。
多元的需求催生出更为细分的市场。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可选择的猫粮狗粮品牌超过200个,产品类目不仅覆盖了各个年龄段的宠物,还可细分为天然粮、五谷粮、鲜肉粮、冻干粮等品类。
京东发布的《2023中国宠物行业趋势洞察白皮书》显示,高肉含量宠物产品市场快速增长,从谷物向肉粉、冻肉、鲜肉迭代升级。此外,随着大量宠物即将迈入中老年,超过50%的消费者希望宠物粮添加保护骨骼成分,超过70%的用户希望在宠物粮中增加保护肠胃功能的成分。
“遗传、营养、饲养、环境、诊疗5个方面影响着宠物的健康。其中,营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华生维克生物工程(漯河)有限公司负责人范智杰告诉记者。
2016年,一次逛展经历让从事畜牧行业10多年的范智杰嗅到了产业发展机遇。经过多方调研,范智杰转行进入宠物营养品市场。在他看来,随着消费者对宠物食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针对不同品种、年龄、健康状况的宠物开发的个性化产品也将不断涌现。
智能产品丰富消费供给
除了主粮、零食、营养品这样的刚需产品,各类生活用品也在宠物消费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宠物用品市场规模预计为443.4亿元,到2025年将达到484亿元。
“功能、外观、价格、耐久性等都是消费者购买宠物用品时考虑的因素。”阎金胜说。除此之外,养宠观念也在深刻影响着消费偏好。例如,近段时间以来,规范养宠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各类牵引绳、出行背包的销售增速显著加快。
在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近年来智能养宠设备颇受关注。定时喂水机、喂食机,一键烘干全身的吹毛机,自动铲屎的猫厕所等备受消费者青睐,各式各样的产品满足了宠物主智能养宠、便捷养宠的诉求。“智能养宠设备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年轻人特别是上班族是目前此类产品的主力消费人群。”上海联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林表示,消费者最看重的还是设备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在张晓林看来,物联网、WIFI集成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手机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能力的提升,是智能养宠市场不断扩大的前提和底座。未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智能设备将助力实现宠物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健康监测,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宠物行为数据,也将更好满足消费者科学化、精细化养宠需求,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赋能整个产业提质升级。
养宠产品在升级,购买方式也随着数字生活应用场景的增多而悄然变迁。美团小象超市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小象超市宠物零食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57%,宠物沐浴用品销量增长253%。以李岩经常配送的猫砂为例,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6%。
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秘书长周春华表示,宠物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众多中小创业者入局,同时一些来自互联网、家电、消费品、医疗、农业等行业的龙头企业也开始进军宠物行业。
宠物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既得益于国内完整且高度协同的OEM/ODM产业链,也与供应端产品生产、物流等环节的效率提升及成本优化密不可分,宠物消费品从设计到落地全过程的门槛不断降低。
不过,产品同质化现象也随之而来。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宠物产品结构相对简单,相关企业自主设计研发能力不强,较少进行产品创新。多数品牌倾向于在快速发展的行业中“赚快钱”,重销售、轻研发及服务,导致大多数品牌只能在低维堆量式“内卷”。
“高品质是宠物消费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基础,而技术创新能力则决定着产品品质的上限。”在宠物食品企业长期从事猫粮研究的沈星淼建议,相关品牌应探索“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的协同发展模式,强化技术支撑,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个性服务打开增长空间
如今,情感共鸣成为养宠人士的重要诉求,宠物“家人化”趋势愈加明显。单一的宠物服务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更精准、更多元化、更个性化的服务应运而生。
随着带宠出行需求的提升,一些餐饮企业也开始探索构建宠物友好餐厅。例如,快餐企业必胜客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西安等城市开设了20家宠物友好主题店,在店外设置了拴宠牌、宠物友好座椅等设施。
除了外出就餐,对于养宠人群来讲,“带它去看世界”更是一种独特的体验。资深养宠人士孟瑾有多年的旅行社工作经验,2008年起,她开始组织和发掘专门的宠物旅行服务。2016年,她成立了宠物旅游公司爱宠游,聚焦养宠社群建设,核心用户群体为热爱宠物、喜欢与宠物结伴出游的人群。截至目前,公司已积累近15万活跃用户,主要分布在江浙沪地区,平均客单价在3万元至5万元。
《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宠物犬数量为5175万只,同比增长1.1%,宠物猫数量为6980万只,同比增长6.8%。随着大量宠物逐步迈入老年,宠物殡葬与临终关怀成为养宠人群的重要议题,操持宠物“身后事”的行业也逐步兴起。记者查询企查查平台发现,经营范围含有“宠物殡葬”的企业有4965家,其中4407家成立时间在5年之内。
在个性化、定制化宠物服务不断涌现的同时,也要看到,包括宠物善终产业链在内的一些宠物服务还有待完善,一些服务项目缺乏规范和标准,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
周春华认为,目前的宠物消费习惯和趋势表明人们对宠物的关爱程度不断提升,越来越重视宠物健康和情感需求,这也使得宠物经济持续升温。不过,相关产业发展要在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框架内进行,政策监管也应不断跟进,让宠物消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共筑和谐友善的养宠环境。
据《经济日报》(2024年3月19日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