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雷锋精神长驻

——临清市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 本报记者 马永伟

“你看我,像不像50多岁的人?”3月18日上午,在临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养老服务中心,今年70岁的胡玉芝和舞伴跳完一支交谊舞,热情地和记者打招呼。

“每天上午9点多,我都是第一个到这里,中午在楼下的幸福食堂花5元钱吃饭,午休后打打牌、下下棋,晚饭也在幸福食堂吃,一天到晚过得可幸福了。”胡玉芝细数自己幸福生活点滴的同时,不忘夸赞幸福食堂的工作人员,“他们把我们这些老年人照顾得可好了。”

“您夸得俺都不好意思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幸福食堂负责人周媛媛说。

让胡玉芝和她的70多名伙伴们幸福感“爆棚”的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食堂的服务内容,是近年来临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常态化开展“学雷锋”及各类型专业志愿服务活动的生动体现。

临清市紧紧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这一目标,整合各方资源,聚焦阵地建设,于2018年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个建筑群面积1万余平方米,设有十余个贴合群众需求的功能室,是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明实践服务平台。

“临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合资源优势,和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季羡林先生资料馆、张彦青艺术馆共创共建、共治共享,每个示范点设置了4个志愿服务岗,服务前来参观和开展活动的群众。2021年,针对群众需求和中心发展需要,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常态化提供各类志愿服务。”临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郭艳霞介绍。

记者看到,该中心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配备了轮椅、老花镜、饮用水等多种便民服务设施。对于特殊群体,可采取特事特办等形式提供专业化志愿服务。在中心理论宣讲室,居民们可以参加各种培训班、讲座和座谈会,学习分享雷锋精神。与此同时,中心还组织各专业志愿服务队和志愿服务组织,常态化开展义务清洁、义务教育和义务照料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志愿服务项目,让群众在切身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的过程中,传承发扬雷锋精神。

据了解,临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500余次,依托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食堂、研学游一体化中心、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季羡林先生资料馆、张彦青艺术馆、科技馆等阵地,开展多样化志愿服务活动,例如观影、宣讲等,每天参与活动的群众有200余人。

“我们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雷锋精神的主战场作用,结合中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等场馆,从科学理论我践行、美好生活我创造、文明新风我弘扬、文化传承我助力四个方面,倡议人人做文明实践行动者,做雷锋精神传承人,用奉献书写大爱、用行动实践文明。”临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卢大鹏表示。

2024-03-21 ——临清市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7406.html 1 让雷锋精神长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