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积分“兑”出文明新风尚

■ 本报记者 林金彦

菜园里的蔬菜长势良好、街道干净整洁、文化墙意趣盎然、志愿者热情负责……3月20日,记者走进东昌府区闫寺街道隋庄社区,一幅美丽和谐的图景在眼前铺展开来。该社区积极探索“美德+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实施积分制,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倡树文明新风。

隋庄村原位于闫寺街道西部,2014年迁到隋庄社区。搬迁初期,小区内垃圾随意扔、荒草丛生,严重影响群众日常生活。如今,整个小区干净整洁、秩序稳定、邻里和谐。

“我们小区没有物业,居民也不需要交纳物业费。”隋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孙洪玉介绍,社区居民自发成立了“小蜜蜂”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根据各自特长,在社区内开展治安、维修等服务。

“最重要的是,我们实行了积分制,激发了大家自主治理的积极性。”孙洪玉说。近年来,隋庄社区根据东昌府区社会信义体系建设方案,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196种行为逐项赋予不同的正负分值,对全体村民实行积分制管理。该社区创新性地将破除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纳入社会信用评价体系,通过信义积分管理,培养辖区群众美德观念,大力倡树文明新风。

为有效推动树立良好社会风尚,隋庄社区以积分制管理为依托,着力优化红白理事会成员和制度,由德高望重、公平公正、善做群众工作的乡贤作为理事会成员;建章立制,明确红白喜事具体流程、标准要求以及奖惩规定,及时宣传公示。同时,组织开展“小村里的相亲会”,为农村青年提供交流平台,宣传抵制高额彩礼、恶俗婚闹、奢华婚礼,助力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定期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和道德模范评选宣传活动,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在村务公开栏上,有每个家庭成员专属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就能看到该村民的加减分信息及其家庭的信用等级情况。孙洪玉说,根据每个人的积分和家庭的信用等级情况,居民还可以在辖区银行申请“信义贷”贷款,每人最高可贷30万元。

“我们以信用积分为抓手,引导居民遵守行为规范,破除陈规陋习,开展移风易俗,实现了乡村文明程度和村民精神面貌不断提升。”孙洪玉表示,今后将继续用好积分制,积极探索出一条可操作、可执行、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2024-03-22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7485.html 1 小积分“兑”出文明新风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