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良田忙流转

——李海务街道加快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 本报记者 贾新伟

本报通讯员 马明坤

“以前,把地包出去,一亩地也就三四百元;现在,集中承包,每亩租金有1000到1200元。”3月20日,度假区李海务街道老韩村村民顾忠芳说。

“以前自己种地,还得操心买化肥、农药等,现在把地包出去,再给他们做田间管理,既能增加一部分收入,还能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李海务街道邴堂村村民袁世录说。

如今,无论在街头巷尾,还是田间地头,只要一聊起土地流转、大田托管,李海务街道农民们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这些变化,与中化农业MAP项目落地李海务街道有关。

多年来,李海务街道农户都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模式,不仅投入成本高,而且因种子质量和管理技术落后,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没有保障。为加快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实现土地由农户分散经营向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的转型升级,3月18日,李海务街道全面开启与中化现代农业集团的战略合作,签订3万亩优质良田生产基地合作协议。

围绕“强村富民”的目标,结合村情实际,李海务街道进一步细化大田托管目标任务,绘好“路线图”,明确“任务书”,列出“时间表”,引领39个网格村党支部全面启动土地流转、大田托管,一期计划完成土地流转一万亩。

此次合作,采取党支部流转、股份经济合作社托管的方式,将村民的承包地流转给中化现代农业集团,该集团再委托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对土地进行种植管理,根据旋耕、播种、浇水、施肥、打药、收割等实际用工量,每年每亩地给予股份经济合作社300至500元的种植服务费用,合作社安排本村村民进行土地种植管理。这样,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基层党组织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邴堂村党支部书记邴明刚说,在推动乡村振兴、助力村民增收过程中,邴堂村党支部争做凝心聚力的“吸铁石”、攻坚克难的“金刚石”、甘于奉献的“铺路石”,切实维护村民在土地流转合作中的权益。

此次合作的“排头兵”邴堂村,依托大田托管新模式,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提高了村民土地流转收益,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得到群众的普遍支持。

为切实维护好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权益,李海务街道明确发包土地指导价格,约定合同租金递增机制。同时,完善联审机制,并实行收益记账、公开管理,保护村级土地承包合同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

作为中国领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中化农业MAP项目拥有母公司中国中化和先正达集团的双重科技基因,秉承“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理念,让农业连接上现代科技的翅膀,带领农民种出好品质,卖出好价钱,为行业收集大数据,打造从田间到舌尖的信任。

2024-03-22 ——李海务街道加快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7494.html 1 万亩良田忙流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