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笛声声报春来
——聊城市检察院“柳笛声声”未检团队走笔
■ 王凯忠 方晓政
在江北水城,有一支“柳笛”,婉转悠扬、沁人心脾,在青少年成长的百花园里吹响了一曲检佑青春的时代和声。这支“柳笛”就是聊城市检察院“柳笛声声”未检团队。
近年来,“柳笛声声”未检团队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为统领,绘就青少年法治教育“同心圆”,共筑关爱儿童成长的大格局。团队先后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全省青少年维权岗、工人先锋号、人民满意政法单位、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2023年,市检察院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先进集体。
折柳寄情,抱守初心“情未了”
“‘柳笛声声’的命名,源自我们办理的一起性侵未成年女童案。检察官通过心理疏导疗愈了女童的心理创伤。该案判决时正值早春,池塘边柳荫下,检察官剪下一段柳枝,拧成柳笛递给孩子。当清脆悦耳的柳笛声响起,孩子露出久违的、轻松的笑意。”“山东省最美女检察官”、聊城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张慧道出“柳笛”背后的温暖故事。
“柳笛声声”未检团队应运而生,全市检察机关25名办案经验丰富的员额检察官和19名检察官助理、书记员化身“柳笛”,其中20人通过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
柳笛声响春正早,“向上生长”成为团队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和未成年人最优守护的共同目标。846场法治进校园活动、721余场沉浸式法治教育、341次心理疏导、576次社会调查、506次法律援助……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数据,蕴含着“柳笛声声”未检团队的用心与努力。
在日复一日的奔波中,“柳笛声声”未检团队不断成长。莘县检察院“未小来”成为孩子们的最暖相伴,阳谷县检察院“可心姐姐”成了孩子们最信任的好朋友……全国未检标兵、全省创新榜样、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聊城市最美巾帼奋斗集体等荣誉纷至沓来。
目前,全市八个基层院均成立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创立“大白哥哥”“小锦鲤”“未小来”“向阳花开”“锄禾工作室”等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和9个专业办案团队。
“‘柳笛声声’品牌的日臻完善,是日积月累的水到渠成,是聊城检察人对未成年人保护事业的倾情关注与敬业奉献。”聊城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刘伟介绍。
柳笛声声,能动履职“绕指柔”
如何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柳笛声声”未检团队的心之所系,防治校园欺凌更是他们的牵挂。
小孙经常遭受同学的欺凌,他的不敢反抗让欺凌行为变本加厉,从校内到校外,从言语欺凌上升到拳打脚踢并录像传播……“柳笛声声”未检团队进校普法后,小孙鼓足勇气报了警,几名欺凌者受到了应有的处罚。针对小孙因欺凌留下的心理创伤,团队联系妇联确定心理医生和爱心妈妈,确定其班主任为“心灵联络员”,跟踪心理干预与疏导,帮助其身心更快地回归健康。
“柳笛声声”未检团队同样关注对欺凌者的观护帮教,为了提高其家长的重视及教育能力,开展督促监护令送达暨家庭教育指导活动,邀请当地妇联、共青团、关工委、公安局、教育体育局及事发学校到场,向欺凌者家长发出书面“督促监护令”,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这是“柳笛声声”未检团队立足“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和“法治进校园”,收集、处理校园欺凌案事件线索,帮助被欺凌未成年人的工作缩影。
为有效避免受害未成年人受到“二次伤害”,“柳笛声声”未检团队在全市范围内推动建立7个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取证办案场所,一次性实现对性侵害、暴力伤害未成年人案件的提前介入、身体检查、物证提取、心理疏导,打造了关爱未成年、护航青春的样板。
笛声向暖,共筑教育“同心圆”
3月22日,阳谷县检察院“可心姐姐”走进阳谷实验中学,以《远离校园暴力,拥抱美好生活》为题,为该校4700余名师生送上一堂法治课。3月24日18点,FM96.8又响起“柳笛声声”——这是“柳笛声声”未检团队联合聊城广播电台综合频率推出的《教之道》,每周日通过电波分享涉未案例及法律常识。
这些普法活动仅仅是“柳笛声声”未检团队常态化工作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聊城市检察院组建“柳笛声声”法治宣讲团,全市149名检察官担任348所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实现两级院院领导、未检干警、其他部门优秀检察官兼任法治副校长全覆盖;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通过展厅讲解、模拟法庭、法治座谈会、心理疏导等方式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开展“女童关爱普法行”活动;开展针对社区干部的“女童自护”专场法治宣讲;在黄河大集、乡村大集上设立“普法摊位”,打通法治教育“最后一公里”。
“我宁愿多去几所学校,向大家多讲几次法治课,也不想在办公桌上看到关于他们的卷宗……”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创新榜样“大白哥哥”肖云光参加最高检与央视联合制作的《守护明天》节目录制时说。
笛声悠扬,真情呵护“爱联盟”
17岁的小魏偷走14岁的朋友小郭的苹果手机,案发后手机被追回,小魏赔偿小郭2000元并取得谅解,东昌府区检察院审查后依法对该案进行不公开听证并作出相对不起诉。办案中,未检团队干警发现小魏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小魏自幼跟随祖父祖母生活,义务教育阶段辍学混迹街头。而小郭正值青春叛逆期,与父母关系不好,与小魏相识后,经常夜不归宿……东昌府区检察院向二人监护人制发“督促监护令”,利用家庭教育指导平台,筛出“最优”指导人选,形成“1名检察官+1名妇联或关工委工作人员+1名家庭教育指导师”模式,帮助两个家庭修复了亲子关系。该案入选省检察院、省妇联、省关工委联合印发的《在办理涉未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典型案例》。
探索家庭教育特色工作是时代赋予“柳笛声声”未检团队的使命。通过联合市妇联、市关工委及市教体局会签《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实施办法》,实现了以检察机关的“我管”促各职能部门的“都管”。
市检察院搭建“家—校—检—社”协作平台,下沉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规范制发“督促监护令”;临清市检察院与妇联、关工委、心理协会等部门协作,成立全省首家家庭教育检察工坊,建立“六大保护”相互融通新格局,构建“检察+N”家长加油站新模式。目前,“柳笛声声”未检团队已整合20个部门构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合作机制,牵头与12个职能部门、76所学校会签文件,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师、监督考察帮教小组等5支团队,建立法律援助等80个工作站,形成未成年人保护“爱联盟”。2023年,全市共发出“督促监护令”119份,提供心理疏导54余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79人次,帮助50名涉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7人顺利考入中职以上院校。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个‘朝阳事业’,是实现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聊城检察机关将充分释放未成年人检察制度效能,丰富未成年人检察品牌经验,联合司法机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全力预防惩戒校园欺凌,充分保护未成年人受害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聊城市检察院检察长贾富彬表示。
春风化雨又一年,润物无声万象新。“柳笛声声”未检团队将持续发力,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