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加持,小镇企业华丽转身
■ 本报记者 赵艳君
3月26日,东阿县大桥镇,建邦聊泰黄河公铁大桥通车仪式,引来诸多村民围观。得知消息的殷强,心里也在盘算,这条“惠民桥”将会为他们企业带来什么利好。
殷强是东阿蓝天七色建材有限公司的生产总监,他所在的这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藏身”在大桥镇,业内喜欢称它蓝天七色。
“春节过后,订单一直没断过,海外市场份额也在明显提升。今年前两个月,七色牌铝塑板、铝单板两大拳头产品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8.8%,这一切都得益于智能化数字管理系统平台的应用……”殷强的话,不仅道出了企业亮眼的成绩,还让人对那个智能化平台有了更多兴趣。
一个平台,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答案就在蓝天七色的生产车间内。
“你看,我通过电脑把这些数据传输过去,这条激光生产线就可以精准切割出客户需要的产品。这台电脑,可以控制车间里的7条生产线,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生产。”铝单板智能生产车间里,工人毕新熟练地操作着电脑,他办公桌上的生产计划表上,密密麻麻罗列着30多个订单的信息。
毕新所在的车间,足有7300平方米,得益于智能化平台的应用,只需120名工人就可以完成来自国内外的大量订单。
聊起这个平台,公司市场部部长张德生,讲述了一个小故事。“几年前,我们去四川参加展览会,我打算在展厅内用铝单板做出竹子和熊猫的造型,同事设计好了图纸,但交给生产车间后,工人说技术达不到,做不了。”时隔数年,张德生仍耿耿于怀,“现在好了,所有生产环节都实现智能化,即使复杂的造型也可以轻松实现。”
讲述完这段往事,张德生拿起一个蝴蝶样品说:“看,这就是用铝单板做出来的造型,很漂亮吧。”他展示着手中的工艺品,脸上写满了骄傲。
蓝天七色的主营产品包括七色牌铝塑板、铝单板、蜂窝板等装饰材料,年销售额4亿—5亿元,年出口额4000多万美元,企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前三名,产品远销俄罗斯、加拿大、德国、巴西、澳大利亚、东南亚、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如此,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北京冬奥会场馆、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西安奥体中心等地标工程,都使用了七色牌铝单板、铝塑板。
54岁的电工孟宪武,是蓝天七色的老员工。这几天,他正忙着改进升级铝塑板车间内的那条生产线。“我20多岁进厂,如今已经工作了30多年。设备一直在更新,技术一直在改进,我们一边干活一边学习,不然跟不上节奏。”孟宪武乐呵呵地说。他亲眼见证了企业从传统的离散型制造工厂改造升级为数字化智能工厂的整个过程,“很多曾经不敢想的事情,都一点点变成了现实”。
在这个车间内,还有一条世界领先的铝塑板智能复合生产线。“这是我们和设备厂家共同研发改进的生产线,只需要6个工人,每天就可以生产5000多张、2万多平方米的板材,生产效率提高了40%以上,生产成本下降了15%左右。这就是科技创新的力量。”东阿蓝天七色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闫长勇远远望向这条先进生产线介绍,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公司计划在设备技改方面投资2000多万元,以“幕墙产品+互联网”的创新思维,打造绿色建材智能制造的标杆示范企业,引领行业向智能化工业互联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