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开出“福禄花”
■ 本报记者 郝川
本报通讯员 孙鑫
4月3日,临清市戴湾镇王刘庄东村村民正精心培育着庭院中的葫芦苗。这些葫芦苗已经长出了嫩绿的新枝,长势十分喜人。
今年,戴湾镇以村集体经济增收为目标,积极组织村民代表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通过前期调研学习,我们决定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统筹育苗、群众庭院种植的模式,发展葫芦特色种植项目。”戴湾镇党委书记胡楠说。
该镇在牛庄村、王刘庄东村两个村庄试种了“白皮”“小美果”等4个品种的葫芦。其中,牛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育苗1万株,村集体整合土地12亩,种植了5000株,剩余的5000株则发放给村民在庭院中种植。王刘庄东村整合了村内道路和空闲庭院近10亩,村集体统筹种植了5000株葫芦。根据往年的效益分析,每亩葫芦的收益可达10000元。“随着种植规模的逐步扩大,戴湾镇计划由村党支部牵头进行葫芦的回收和销售,并发展初加工,进一步提高村集体收入,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共同富裕。”胡楠说。
“入股合作社的村民将享受到多重收入。”王刘庄东村党支部书记王朋表示,村民既可以将葫芦卖给合作社获取收入,还可以享受合作社的分红。此外,在葫芦加工成工艺品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可为部分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
戴湾镇将大力推行庭院经济特色种植养殖项目,积极分析研判市场趋势,坚持因村施策,结合产业基础和群众意愿,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推动发展和团结群众中的核心作用,全面推广“一村一品”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