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键点嵌入“摄像头”
——莘县调整派驻监督工作模式走笔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张丁材
“之前,我们忙于奔波各被监督单位,挤占了开展精准监督检查的工作时间。经过对症下药、改变策略等方式方法,我们进一步聚焦监督执纪主责主业,上下同向发力做好嵌入式监督,提高派驻监督效能。”4月9日,一名在莘县纪委监委工作多年的同志,对派驻监督的变化调整感慨不已。
今年以来,莘县纪委监委召开多轮集中座谈会和个别访谈会,通过对症下药、精准施治,破解派驻监督“深度监督难”问题,探索推进“嵌入式”监督新模式,把监督工作嵌入到派驻单位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重点监督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情况,着力查找权力运行、工作作风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
各派驻纪检监察组与其监督的机关单位建立了联系协作制度,全面深入了解派驻单位的编制体制、工作职能、行业特点,通过列席派驻单位党组会、行政办公会、民主生活会,对单位的“三重一大”事项提前了解,把脉问诊,及时提出监督建议。通过运用第一种形态,广泛开展工作访谈和谈话提醒,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派驻监督常态。对党员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等方面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谈话提醒,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各派驻纪检监察组注重创新监督方式,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深入了解派驻单位党员干部的实际情况和廉政风险点,努力做到针对性精准监督。建立健全科级以上干部和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廉政档案制度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全面采集整理党员干部基本信息,为派驻单位党员干部建立廉政档案,积极探索制度监督途径。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就采取随机抽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对公车使用、值班值守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切实推动了被派驻单位作风建设。
此外,各派驻纪检监察组抓住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这个关键少数,对派驻单位政治生态进行精准研判评价;围绕“事”,对派驻单位领导班子及公职人员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围绕“权”,盯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派驻一组对公安机关执法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准确把握每个执法流程存在的风险隐患和重要事项,及时发现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派驻七组紧盯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环节,督促县卫生健康局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派驻八组紧盯药品零售环节,督促县市场监管局强化措施,有效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接天“廉”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嵌入式”监督方式异彩纷呈,质效持续彰显,形成了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勤于监督的生动局面。
派驻三组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紧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过程中易发的廉政风险点,加强对县人社局等部门监督,通过数据比对,全力保障养老保险征缴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派驻四组对残疾人补贴政策宣传是否到位、补贴资金发放是否及时、补助对象动态管理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全程“嵌入式”监督,推动政策落地、项目落地、资金落地。
……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嵌入式’监督,向顽瘴痼疾开刀,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懈努力。”莘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