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施策 靶向发力 扎实有效提升对城市社区巡察质效

■ 临清市委书记、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刘培国

临清市作为老工业城市,古城、老城、新城并存,在深入推进城市社区治理改革的局势下,临清市委以开展城市社区专项巡察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古城保护和社区治理的先进经验,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激发社区治理新效能。

一、加强统筹谋划,提升城市社区巡察实效性。临清市委聚焦社区这个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从细化社区分类、明确监督重点等方面强化统筹谋划、精准施策,着力提升城市社区巡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综合考量被巡察党组织在经济实力、资源资产、功能职责、社情民意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将全市24个城市社区分为资源型、服务型、综合型三类,集中时间、人员优先深度关注资源型、综合型社区,打包巡察服务型社区,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系统梳理城市社区巡察工作清单,明确城市治理、惠民政策落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17类监督要点,细化54项问题表现形式,对其中能够量化且需要走访核查的问题,编制核查清单,标明需要核查的事项、具体表现、实况描述等,既便于操作又客观真实。比如,先锋路街道桃园社区是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辖区内散布着众多老街巷、古民居,制定的核查清单侧重于文物保护层面;大辛庄街道歇马亭社区属于城郊社区,资金密集、资产聚集,制定的核查清单侧重于“三资”管理层面。

二、创新巡察模式,增强城市社区巡察精准度。针对城市社区成立时间晚、参考政策少、社情差异大等实际问题,采取“常规+专项”巡察方式,助推城市社区巡察走深走实。在十四届临清市委第二轮巡察中,对新华路街道所辖14个村(社区)开展了常规巡察,同步对11个城市社区进行“沉浸式”调研,发现在社区运行、政策落实、“三资”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形成《城市社区巡察工作清单》,为城市社区巡察提供参考和借鉴。在开展城市社区专项巡察时,巡察组直奔主题、精准发力,发现并推动解决桃园社区、福德社区落实文物保护属地责任不到位,银河社区、歇马亭社区“三资”管理不规范等10类24项突出问题,有效促进社区治理水平规范提升。

三、做好结合文章,释放城市社区巡察新活力。积极探索“巡察+”模式,形成联动监督合力,提升巡察质效。“巡察+党员夜会”拓宽渠道。借助临清党建品牌“党员夜会”平台,通过巡察知识进红云课堂、巡察干部回家参加党员夜会等方式,将对巡察工作的宣传抓在平常、融入日常,有效提升巡察影响力和认知度。在十四届临清市委第三轮巡察中,城市社区专项巡察组11名巡察干部先后3次参加4个社区党委及所辖19个网格党支部的党员夜会,与党员群众一起交流思想、拉家常,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20余个。“巡察+胡同游”拉近距离。巡察组通过参加“胡同游”等贴近群众的方式,变上访为下访,在走街串巷中听取群众意见,实地察看社区党委落实上级安排部署和解决群众矛盾诉求情况,发现桃园社区、福德社区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及时移交市文化和旅游局、先锋路街道党工委立行立改,全面清理了临清县治旧址上的野生灌木,督促修缮了朱家大院等古民居。通过城市社区专项巡察的实践探索和示范引领,“胡同游”“党员夜会”等工作模式在社区治理中落地生根、铺展蔓延,为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赋能增效。

2024-04-22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9033.html 1 分类施策 靶向发力 扎实有效提升对城市社区巡察质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