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马入林”焕发林场新活力
■ 图/文 本报记者 闫振 姬翔 杨永浩
4月17日,高唐县国有旧城林场绿意盎然、万花盛开、百鸟欢唱、生机勃勃。在新铺的柏油路旁,薛王引河自西向东贯穿整个林场,河面波光粼粼,与万亩林海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生态画卷。
2021年7月11日,一场百年不遇的龙卷风给高唐县国有旧城林场带来灾难性的破坏,近5000亩林木遭受毁灭性打击。
灾情发生后,高唐县迅速谋划启动灾后修复重建,先后完成灾后树木清理、土地平整、供电线路铺设等工作,种植树木15万余棵,树种100余种。“去年以来,随着林场树木、花草、景观恢复工作的完成,林场用水问题日益突出。”高唐县国有旧城林场场长、党支部书记于振群说。
高唐县国有旧城林场总面积1.6万亩,是清平省级森林公园所在地。薛王引河是林场内主要的引水沟渠,经多年运行,大部分河段引水不畅,蓄水困难。前些年,该林场还是高唐城区自来水第三水源地,深机井经年汲取地下水,导致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形成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区。
面对林场水资源匮乏问题,2023年11月,高唐县启动“引马入林”工程,把林场西侧的马颊河生态水引入林场。该工程总投资300万元,清淤疏挖河道5.177公里,配套铺设林场内董姑庙旱湖引水管涵150米。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基本完成,马颊河水正徐徐流向林场,为林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
既要引得来水,更要留得住水。高唐县充分利用马颊河节制闸调水蓄水能力,确保薛王引河水面与马颊河水面持平。同时,在薛王引河右岸开挖了3处水源调蓄节点工程,实时对河面水位进行调控。“在马颊河枯水期,我们还能将二干渠黄河水经王浩沟引入薛王引河,确保林场内常年有水。”高唐县水利局二级主任科员耿立新说。
如今,清平省级森林公园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斑嘴鸭、白鹭在清澈的水面上嬉戏、觅食,油菜花、二月兰竞相开放,怡人的风光吸引了大批游客。“每年我们全家都会来这里游玩,今年景区里面水变多了,景色更漂亮了。”游客王春香漫步在景区,用手机记录着眼前美景。
随着“引马入林”项目的实施,林场不仅补充了地下水资源,还有效缓解了防火缺水问题,也让林场缺水彻底成为了历史。“我们将依托林地空间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既适合沙土土壤,又适宜林下生长的种植、养殖产业。今年,我们计划发展林下农作物、中草药、蔬菜等种植项目4200余亩,林下金蝉养殖项目600余亩。”于振群对林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