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生态 富了口袋

——固河镇树下掘“金”走出生态富民路

■ 本报通讯员 郭洪广

4月10日,高唐县固河镇谷庄村千亩梨园内梨花竞相绽放,林荫下,村民们三五成群,忙着培穴、起垄、播种、覆膜,开展树下瓜菜种植。

谷庄村村民焦金柱与家人正在移栽冬瓜苗。插竹条、扣薄膜、覆土……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在不影响梨子生长的情况下,俺栽种了二亩冬瓜,谷雨后再种植二亩花生和甘蓝、辣椒等。这样算下来,一亩地能多收入四五千元。”焦金柱颇为自豪地说。

“村里几乎每家都有梨树,树下什么都不种植的话,也要利用各种手段除草,成本高,还没有额外的收益。利用果树间的空地种植蔬菜,树下的杂草少了,除草剂和除草的人工费用都省了,不仅增加了收入,还改善了果树生长环境。”焦金柱一边压膜覆土,一边介绍起树下套种的好处。

梨树和梨花是谷庄村的特色。2016年,谷庄村依托300亩老梨树先后举办梨花节、采摘节,一举打响了谷庄鸭梨品牌,目前,全村鸭梨栽种面积近千亩。2020年春,谷庄村村“两委”发起成立了“百年老园”农业综合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探索发展200亩林下产业。“梨树是落叶果树,果实采摘后几乎没有树叶了,不会遮挡树下作物的阳光,完全具备套种的条件。”该村党支部书记谷洪申介绍,“梨园种植蔬菜,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这样的菜地可以说是‘挤’出来的。我们上半年在没有挂果的梨树下,套种辣椒、茄子、秋葵、花生等果蔬,下半年主要种植白萝卜、菠菜、豌豆等越冬菜,一方面可以通过种植蔬菜‘以短养长’‘以园养园’,降低种植风险,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缓解蔬菜生产和粮食种植相互争地的矛盾。”

在不远处的一片梨树下,果农谷振阳正和老伴为刚栽种的茄子苗搭小拱棚,“俺在树下栽种了3亩茄子,按去年的市场行情,一亩地比单纯种梨子多增收1万元。”谷振阳兴奋地说。

如今,谷庄村的林下经济初具规模,一到秋天,树下是长势喜人的蔬菜,枝头是饱满圆润的鸭梨,一高一低,错峰成熟的农作物实现了一地生“多金”。

无独有偶,在位于侯桥村的高唐县三月果品种植家庭农场,十几名工人正在果树行间施肥、起垄、覆膜,准备套种小拱棚西瓜。该农场结合市场需求,发展林下经济套种瓜菜,提高果园经济效益。“因新种植果树需要三年才能挂果,在苹果树种植初期,果树较小、叶片生长稀疏,我们利用树下空间种植西瓜,不会影响西瓜的生长,而且见效快,麦收期间上市,亩收益4000多元。同时,在对树下作物施肥、浇水、除草的过程中,能间接地管理果树,促进果树生长。”家庭农场负责人侯俊涛说。

林下生“金”,绿富双赢。近年来,固河镇因地制宜,结合产业和属地气候优势,充分发挥“林”优势,做足“树”文章,发展林下种植,蹚出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收的致富新路径。目前,全镇林下经济发展迅速,套种各类瓜果蔬菜、小杂粮及中药材800余亩,预计产值300余万元。“下一步,固河镇将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科学规划发展林下经济的种类与规模;同时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动作用,把林下经济发展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固河镇党委书记赵伟表示。

2024-04-22 ——固河镇树下掘“金”走出生态富民路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9055.html 1 美了生态 富了口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