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翠翠的“莓”好生活

■ 本报记者 刘晓伟

4月19日,马翠翠和她的家人正在大棚里忙着采摘成熟的草莓。阳光透过大棚的薄膜,洒在一排排整齐的草莓植株上,照亮了他们忙碌的身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回乡创业,为家乡的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专业的马翠翠就选择回到家乡冠县清泉街道,当起了新农人。马翠翠和她的丈夫发挥专业优势,承包67亩地,建起了高标准大棚,种植高架式无土栽培草莓,以实际行动助力家乡产业振兴。

马翠翠与丈夫相识于大学校园,毕业后在外地工作。2021年,他们与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弟弟和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的弟媳萌生了共同回乡创业的想法。面对家人的反对,他们没有退缩,坚定地回到了家乡冠县清泉街道。

为了实现创业梦想,马翠翠抵押了房产和车辆,以此筹集资金。据了解,他们投资建设的高标准大棚的成本超过100万元,两座棚的总投入高达200多万元。此外,他们还购置了一台价值60多万元的水肥一体化先进设备,可实现精准灌溉、施肥。

万事开头难,创业的第一年,草莓的效益并不理想。面对困境,马翠翠没有放弃。她坚信自己的选择,相信现代农业科技的力量。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草莓种植迎来了转机。由于采用新技术,马翠翠的草莓从2023年11月份开始上市,让游客们能提前享受到采摘的乐趣。而且,这个季节的草莓,因为其稀缺性,售价高达80多元一斤,尽管价格不菲,但仍然市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

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草莓的供应量逐渐增加,价格持续下降,但日益红火的采摘游还是让马翠翠保持了良好经济效益。

创业之路往往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马翠翠始终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作为一名新农人,虽然每天很苦很累,但是能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农业生产上,在保障自身收益的同时,为家乡的产业振兴贡献一份力量,我感到很自豪。”马翠翠说。

2024-04-26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9443.html 1 马翠翠的“莓”好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