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 永葆为民情怀

■ 张英东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4月26日晚,2024年第三期融媒问政节目《一问到底》聚焦乡镇振兴主题,反映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以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推动问题的根本解决。

千亩农田连年灌溉难,高标准蔬菜大棚建成后废弃无人管,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备案手续来回奔波两个月没结果……本期《一问到底》聚焦乡村治理,反映的是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作风问题。

面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诉求,基层干部身上表现出的作风问题不一而足:有的敷衍了事,看似采取了措施,却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解决问题;有的推诿扯皮,把问题当成“烫手山芋”,漠视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有的态度蛮横,以“没有先例”为借口,把群众拒之门外……

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基层干部存在“机关思维”,勤于跑上头、懒于走一线,与群众感情不深,不关心群众冷暖;遇到矛盾绕道走、不解决具体问题,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敷衍塞责、弄虚作假、哄骗上级、糊弄群众;深入基层时间少,与群众面对面谈心交心不够,解决实际问题不够深入、能力欠缺等。

基层干部直接面对人民、服务人民。干得好不好,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要永远保持为民服务的情怀,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不“走神”,不“散光”,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切实改进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要从细微处着手,暖民心聚民心。基层干部与群众直接打交道,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群众都在关注、在监督、在评判。基层干部的作风,直接影响着党的凝聚力、政府的公信力。只有真正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看,当成干部自己的事看,才能树立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弘扬优良作风。

要用实干解民忧,深谙民生引新风。千条万条,不落实都是白条;千难万难,干起来就不难。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基层干部工作的方向目标,必须以“钉钉子”的精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知难而上,引领干事新风尚。要运用好“四下基层”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既要从群众中发现问题,又要学会从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如此才能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提标提速提能力,敢闯敢干敢争先。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市委向全市各级干部发出“三提三敢”动员令,全面锻造干部执行力。今年是我市确定的高质量发展“聚力攻坚突破年”,更需要各级干部以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各项工作干出新业绩、取得新突破。

2024-04-29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9529.html 1 坚持人民至上 永葆为民情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