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o

“双减”政策落地 寒假生活多彩

2月13日,高新区实验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王梓怡在星空音乐教室练习古筝

2月13日,在一间舞蹈教室里,老师在教学生练习舞蹈动作

1月22日,在昌润大厦前的广场上,家长陪着孩子滚雪球

2月10日,孩子们在东昌府区白犀牛图书馆内看书

◀2月15日,在李太屯社区的“微课堂”上,书法爱好者在教孩子们写毛笔字

1月28日,家长带着孩子在古城里看花灯

2月13日,在一所美术培训机构,老师在教孩子们制作“冰墩墩”花灯

■ 文/图 商景豪

“打起了竹板儿走上台,见到大家笑开怀……”2月13日上午,聊大附小四年级学生刘文豪站在蓝话筒口才培训学校的舞台上,手打快板,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和着节奏,说着一段轻快的快板书。

“双减”政策落地后的首个寒假,学生的作业负担减小,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多了,兴趣特长班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孩子的青睐。许多家长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在假期内为孩子报兴趣班。刘文豪让妈妈给他报名参加了这个口才兴趣班,每周六都来学习主持表演,他说:“通过这段时间的练习,我现在喜欢和别人交流了,身上也充满了自信和活力。”

在这个寒假里,图书馆、科技馆、体育场、兴趣特长班等地成了中小学生“打卡”的主要去处。孩子们走进图书馆、书店畅游书海;在足球场、篮球场上快乐地奔跑;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音乐、舞蹈等兴趣班;走进博物馆、科技馆体验实践教育活动……学生们的假期生活多姿多彩。

“握笔时,要将毛笔放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大拇指按在中指和食指之间。”2月15日,在开发区李太屯社区的“微课堂”上,孩子们正在练习写毛笔字。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丰富多彩的寒假,开发区李太屯社区开办了寒假“微课堂”,解决许多家长因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的问题。在“微课堂”上,社区志愿者教授孩子们课外知识,定期邀请书法、舞蹈、音乐等爱好者走进课堂,丰富课程内容,弘扬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微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2月12日,在开发区中华路的一处“口袋公园”,市民张先生正在陪孩子打篮球,他说:“现在孩子作业少了,在家里经常看电视、玩手机,我带着他出来打打篮球,运动一下,既锻炼了身体,也增进了我们父子的感情。”记者走访了几处运动场所发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出来运动。不少家长表示,以前放寒假,孩子不是在家里写作业,就是去上辅导班,现在他们的空闲时间多了,就要求他们做做家务,出门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过一个愉快、充实、有意义的寒假。

2022-02-18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014.html 1 “双减”政策落地 寒假生活多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