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哪,治病救人都是医者天职”

——记聊城市道德模范王荻

■ 本报记者 林晨

“无论在哪儿,治病救人都是医生的天职。”5月22日,谈及今年2月荣获“聊城市第九届见义勇为类道德模范”,市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王荻的话语中尽显医者初心。

获此殊荣,背后有件暖心的事。去年5月4日下午6点左右,王荻下班后外出吃饭,经过闸口附近一公交车站时,女儿忽然告诉她:“妈妈,站台上趴着一个人。”王荻没有犹豫,掉头停车,上前呼喊,见老人没反应,便紧急拨打了120急救电话。随后,王荻触摸老人的颈动脉,发现脉搏几乎消失,便开始与周围的其他爱心人士为其实施心肺复苏。

在这个过程中,一名小伙一直扶着老人的头,与王荻密切配合,直到救护车赶来。向急救医生说明老人的情况,目送救护车离开后,王荻才缓缓舒一口气。此时,她已大汗淋漓,手也有些麻木了,膝盖在硬硬的水泥地上跪得生疼。王荻的女儿目睹了整个事件过程,回家的路上,她问:“妈妈,你害怕吗?万一别人误解你怎么办?”王荻告诉女儿:“这是医生的天职,我必须去救人。这个世界需要互相温暖,温暖也会互相传递。”

这件事情,王荻默默放在了心底,并没有告诉其他人。直到几天后,王荻见义勇为的视频被路人发到了网上并传播开来,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点赞和好评。紧接着,老人家属也通过多方打听找到了王荻并送来了锦旗。

能够沉着冷静地伸出援手、救治患者,医德、医术缺一不可。“我不仅是一名中医儿科医生,也是一名带教老师,需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术,并传授给我们的年轻大夫。”王荻说,在救助老人时使用心肺复苏术,是她下意识的反应。“王老师为人和善、医术精湛,对患者细致入微,对我们年轻医生也十分用心。”“她讲的心肺复苏课程,让我们受益匪浅。”……在市中医医院,很多年轻同事这样评价王荻。

道阻且长,但热爱光芒万丈。从事卫生工作以来,王荻始终牢记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默默耕耘中医儿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工作19年来,她荣获“聊城市第九届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聊城优秀医生”等称号,连续多年被医院评选为先进工作者、岗位技术能手、优秀带教老师等。

“未来的路还很长。”王荻说,作为一名医生,就要始终对得起身上的白大褂和心中的誓言,用一辈子来做好这份事业。

2024-05-24 ——记聊城市道德模范王荻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0884.html 1 “无论在哪,治病救人都是医者天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