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措施有力度 环境有温度
——莘县持续优化涉企服务见闻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夏丽君
“现在办事太方便了,在审批大厅里看了会书,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一整套手续都给办利索了。”5月20日,莘县一企业负责人王凯发出这样的感慨。今年以来,莘县立足企业群众办事堵点、痛点、难点,以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通过创新便民利企举措,完善政务服务运行机制,全力打造更加细心、贴心、舒心的政务服务环境。
帮办代办“有温度”
5月20日,王凯到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办理营业执照业务,刚进审批大厅就得到了专业帮办“管家”的帮助。在休息区歇息了不到20分钟,王凯便拿到了营业执照等手续。
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服务水平优、综合能力强的服务专员队伍,是推动政务服务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莘县通过强化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帮办代办工作人员业务素质,通过内部专项培训、集体观看礼仪视频、外聘讲师等方式,对帮办代办人员业务、技能、礼仪等方面进行培训16次。今年以来,增设6名流动帮代办“管家”,加大帮办代办力度,开展预约和延时等特色服务,免费为办事群众帮办代办、答疑解惑,指导办事群众完善申请材料,提升帮办代办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度。
据了解,莘县建立了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帮办代办体系,组建了“纵向贯通县镇村,横向直达企业住户”的1524人帮办代办队伍,为有办事需求的企业提供保姆式“一对一”贴心服务,变“企业群众多头跑”为“政府部门上门办”,获得了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今年以来,三级帮办体系累计帮办业务800余次,受益人群1200余人。
把“能办的事”变成“好办的事”
5月6日上午,莘县某健康机构负责人左先生在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签下信用审批《申请承诺表》,在未提交任何纸质申报材料的情况下,不到3分钟时间,就领到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
为进一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全面推行“信用+审批”审批服务模式,将信用评价结果嵌入审批流程,推动信用评价结果在行政审批服务领域广泛运用。根据审批事项风险程度及具体情形,将“信用+审批”划分为“信用+即办”“信用+承诺”“信用+容缺”3类,编制并公布信用审批告知书及承诺书。对信用良好的市场主体,只需签订承诺书,就可以领取行业许可证,信用越好,审批速度越快。全面实施“告知承诺”“容缺办理”服务制度,通过信用共享平台,确认办事主体的信用度,对信用度较高的主体采用“承诺审批+后置补缺”等方式办理业务,开辟绿色通道,提升市场主体准入准营便利度。今年以来,实施信用审批业务57件,通过信用审批,让诚信市场主体获得更多便利化优惠服务,增强了市场主体的诚信守约意识和办事获得感。
集成服务助力“一次办好”
5月17日,莘县大王寨镇富裕集村木材加工户张泽涛在大王寨镇便民服务中心帮办员赵芬的帮助下,一次性办完包括营业执照、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社会保险登记、排污登记等涉及8部门的10项业务。
木材加工是莘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涉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1000余户。该县依托地域产业特色,在县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一件事”服务专窗,在24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木材加工特色帮代办窗口,将涉及多个部门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全力推动产业发展。
今年2月,莘县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企业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全领域”三个方面,制定了《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深化政务服务创新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行动方案》,通过开展审批再提速、惠企再精准、便民再优化政务服务升级行动,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截至目前,累计在山东省政务服务网莘县站“双全双百”专区部署线上涉企“一件事”服务场景91个、个人一件事服务场景27个,以高效能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
市场主体的信心从何而来?高效便捷暖心的服务就是答案。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周生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通过优化办理流程、创新服务手段、丰富帮办举措,进一步拓展“一件事”服务场景,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推动政务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