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泉乡间“特色”浓
■ 张燕 张清强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必须要结合实际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才行。”2月16日,走进冠县清泉街道西谷子头村新建的羊肚菌大棚,该村党支部书记吴书朝一边为菌包浇水,一边说。
在清泉街道,西谷子头村并不算大村,全村共有1589人、耕地2100亩,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传统农作物和外出务工。“一年下来,除去花销,基本没啥积蓄。”吴书朝感慨地说。
2021年,吴书朝外出考察时,看到种植羊肚菌前景广阔,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羊肚菌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及药用菌,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和8种维生素,被誉为“菌中之王”。在鲁西北地区,很少有人种植羊肚菌。
考察归来后,吴书朝第一时间向清泉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在清泉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全力支持下,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一座占地3亩的标准化温室大棚便在西谷子头村拔地而起。
“这棚菌保守估计能产1500公斤,再过1个月就能上市了。目前,市场上鲜菌120元1公斤,晒干的话,每公斤能卖到4000元,这棚菌能卖近20万元。”看着长势喜人的羊肚菌,吴书朝难掩兴奋。
西谷子头村试种羊肚菌是清泉街道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的生动写照。为推动辖区村庄走上产业振兴之路,2021年下半年,清泉街道明确了“一村一产业、村村有特色”的发展思路,坚持政策向农业聚焦、资金向农村倾斜,全力支持辖区村庄“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确保特色产业发展后劲十足,清泉街道吸纳124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企业负责人、致富带头人和优秀退伍军人进入“企业人才库”和“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鼓励他们带领村民致富。
在清泉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下,刘神伯新村樱桃种植面积突破2000亩,樱桃种植产业初步形成;沙庄村的“鲁西黄牛”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响;东三里村的红色旅游、安村的草莓采摘游吸引了大量游客……
“实践证明我们的思路是对的,我们要一茬接着一茬干,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清泉街道党工委书记高秀龙说,“我们要把清泉街道的区位优势用好,在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推动城乡一体发展上下功夫,打造乡村振兴清泉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