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三十里铺镇——
打造“鱼菜共生”生态农业样板
本报讯 (记者 马永伟) 初夏时节,在高唐县三十里铺镇锦鲤养殖产业基地,山东吉祥渔业有限公司的“鱼菜共生”综合种养大棚内生机勃勃——大棚中间的池塘里,五彩斑斓的锦鲤在尽情游弋;岸上,芭蕉树、梦香兰、百香果、龟背竹、铜钱草等各种花草丛生;棚内,朝天椒、三叉空心菜、木耳菜、苦菊、罗马生菜等蔬菜长势喜人。踏着岸边的木质栈道,工作人员正在用投喂机把饲料撒进池塘,顿时,水中的鱼儿争先恐后地开始进食。
依托“高唐锦鲤”品牌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三十里铺镇大力发展锦鲤养殖产业,构建锦鲤产业链,于2023年打造了集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农业示范工程——“鱼菜共生”示范园。“这个‘鱼菜共生’大棚里,我们可以实现‘一水双收’,既能养鱼还能种菜。”该公司经理马传升告诉记者。
据了解,“鱼菜共生”是一种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能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马传升介绍,“在‘鱼菜共生’系统中,鱼池里的水经水循环系统流进种植槽,鱼的排泄物和饵料残渣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为蔬菜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蔬菜将养分吸收完毕,净化后的水再回到鱼池中,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水双收’的生态循环系统。‘鱼菜共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
用活水养鱼,养出来的锦鲤长得更快、个头更大,而用养鱼水种菜,菜的品质更优良。有数据为证:大棚“鱼菜共生”立体栽培模式,节水90%以上、节肥90%以上、节省劳动力70%以上,增加了13.4%的种植面积,并且比传统种植模式增收了4茬,年可增收10万元,棚内养鱼年可增收50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我们充分利用‘鱼菜共生’所创造的生态场景,进行超越种植养殖业态之外的多种不同功能空间的探索及利用,如旅游、休闲、研学、亲子、康养和餐饮等,为丰富经营业态创造条件,打造生态农业样板,探索多功能叠加、多产业融合的农业文旅运营新模式。”马传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