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实融合构筑竞争新优势

——我市探索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模板

■ 本报记者 张洁 董金鑫

产业数字化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升级路径。我市主动拥抱数字经济浪潮,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通过5G传输技术、数据创新应用,持续推进数实融合发展,数字赋能制造业企业,推动“制造”向“智造”加速转换。

6月11日,在位于临清市唐园镇的海滨轴承智能制造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自主研发的大数据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让远在俄罗斯的客户实时监控外径磨加工生产线上的产品。该系统的投用,让企业精准掌握各项数据,极大地提升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该系统还成功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大数据“三优两重”项目优秀大数据应用案例。

“我们给客户提供系统授权,让客户能够实时关注产品订单的生产状态,客户因此追加了20%的订单量。这一套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节省六七个人工,投入的资金六个月就回本。”临清市海滨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燕小彬介绍。

不仅如此,临清市海滨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积极与各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球面滚子检测及研发中心,研发碳涂层滚子项目,创新多弧线滚子、高速电梯专用滚子产品,技术参数远超国际标准,解决了国内该类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入选山东省第二批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入库培育项目。“我们充分利用5G技术,将设备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升级,接入工业云平台,并基于平台进行数据实时采集、汇聚与分析,实现生产效能可视化、生产流程智能化、生产布局精细化,企业生产运行效率和产品精密度实现跨越式提升。”燕小彬说。

作为全国最大的轴承零部件生产基地,唐园镇紧抓政策风口,各部门协作配合,深入辖区企业,详细了解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情况,积极争取资金扶持,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企申报。聚焦产才融合,紧扣轴承配件、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人才需求,建强机制、优化政策、搭建平台,通过项目制、“候鸟制”、兼职制、组合制等方式,编制智能制造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和企业目录,加大轴承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轴承产业优化升级。目前,已打造轴承零部件生产标杆型企业10家。

“我们通过走访摸排,根据产品品类、型号参数、生产设备的不同,把数字化技术需求精准分类。同时做好成效展示、软硬件技术对接,量身定做数字化提升方案,把创新券等利好政策与企业需求做好结合。通过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数字化专家队伍,最大程度发挥数字化对企业降本增效的作用,以数字化驱动轴承产业集群新质生产力发展。”唐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孙豪告诉记者。

我市积极探索打造“标杆打造、轻量改造、样本复制”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模板,充分挖掘数据潜力,丰富数据应用场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进数字技术融合应用赋能传统产业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云”聚高精技术人才,聚集数字研发资源,为企业数字创新提供智力支撑,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座,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赋能山东(临清)轴承产业集群数字园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入选全省大数据创新应用典型应用场景,《标识解析助力实现临清轴承企业数字化转型》入选省大数据创新应用优秀解决方案,山东临清轴承产业园入选2023年度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

“我市不断加强数据开放共享,积极打造‘数据要素×’典型应用场景,持续发挥数据要素在助推产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下一步,我市将围绕提升数据开放质量、加快数据市场流通、创新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聊城市大数据局局长范纯志表示。

2024-06-14 ——我市探索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模板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2292.html 1 数实融合构筑竞争新优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