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8版:市两会特刊·开发区
放大+  缩小-   默认o

“民生之花”春风十里灼灼开

——开发区保障和改善民生纪实

开发区第二实验小学老师指导学生绘画创作

在开发区大胡社区“如康家园”,老人和社区服务人员一起制作手工艺品

开发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

“爱老敬老 爱心义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现场

开发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花卉基地

中华路跨徒骇河大桥

开发区街景

■ 曹天伟 韩小风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卷轴上,增进民生福祉是一条贯穿始终的重要脉络。

雨水时节,行走在开发区大地,除了美丽的城乡风貌、火热的生产场景,更令人动容的是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近年来,开发区牢固树立“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业有路、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件件民生实事如一缕缕灿烂的阳光,温暖千家万户。


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里


2月18日上午9点,开发区北城中心幼儿园第一节户外活动课开始了。孩子们从教室里飞奔出来,到自己喜爱的游戏区域和小伙伴们一起嬉闹玩耍。

“我们幼儿园的自主游戏是以‘混龄模式’开展的,孩子想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都由他们自己决定。”北城中心幼儿园园长李晨霞说,让孩子当游戏的主角,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和运动能力,是开发区全面推行“优质园+”办园模式的核心理念。

群众满意就是最高标准!过去一年,开发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9项民生实事年度目标全部完成,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

在教育事业方面,开发区认真落实“三个一”教育理念,2021年,规划新建中小学及幼儿园10所并逐批推进,建立健全大班额长效防控机制。着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北京爱博瀚、苏州世友等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

在养老服务方面,开发区率先实行老年人生活补贴制度,为全区所有7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补贴,建成了全市首个智慧居家养老平台,探索形成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移动养老和互助养老“五位一体”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

在医疗救助方面,开发区进一步创新推动基本公共卫生、乡医服务协同发展,海吉亚医院即将投入运营,开发区人民医院项目推进顺利,全市首家残疾人“如康家园”建成投入使用,累计发放各类困难生活补贴870余万元。


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我不认字,平时除了看孙子基本没别的事可做,这几个月,你们经常来搞活动,放电影、唱大戏,我都很喜欢看。”开发区物流园区于庄村村民宋喜梅是“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活动的常客,每次村里有演出活动,她都不会缺席。

在服务中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于无声处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让开发区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文明实践之路。

文明实践,阵地为先。开发区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抓手,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通过整合现有阵地资源,打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实现区、乡、村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全覆盖。在建设达标的同时,开发区注重人员管理提升,确保每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都有人管。

在建好阵地的基础上,开发区持续开展文明实践进基层、文艺宣讲、文化进万家、百姓大舞台等实践活动,采取参与式、浸入式、表演式等形式,让群众在文明实践活动中得实惠、受教育。2021年,全区累计举办文艺演出、开展文艺宣讲、放映公益电影1000余场次。开发区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先后组建42支志愿服务队,在册志愿者达8000人,2021年,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500多次。

一场场精彩的文化演出,一次次温馨的志愿服务,一堂堂生动的理论宣讲,在全区营造了向上向善的文明风尚。退役军人林志恒勇跳徒骇河,救起落水女子;“托举哥”杨元新徒手从外墙爬上4楼,勇救悬窗男孩……一个个感人事迹在中央、省、市等媒体上被广泛传播,网络阅读量突破千万人次。


让城乡大地焕发新姿


2021年6月28日上午,在社会各界的翘首期盼中,中华路跨徒骇河大桥正式通车。这座“鲁西第一高桥”全长244.4米、宽46米,实现了中华路北延全线贯通,对促进聊城北部城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中华路跨徒骇河大桥为代表的“三桥两路”项目,是开发区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徒骇河两岸交通格局,谋划实施的重大城建工程、民生工程。开发区以建设“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城市”为目标,坚定不移推进高品质城市建设。一方面,开发区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三桥两路”工程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推进城市绿化品质提升,完成小湄河湿地修复,新增口袋公园4处,绿化覆盖率达到43%。另一方面,开发区着力抓好安居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新交付5个安置区项目,7000余名群众乔迁新居;全面启动辛屯三期棚改项目建设,启动实施2个老旧小区改造和6处老旧小区集中供暖改造工程。

城市绽放新姿,乡村焕然一新。开发区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大力实施一批生态惠民工程,改善辖区农村村容村貌,不断提升乡村颜值,彰显乡村魅力。

蒋官屯街道王洪木村一年来的变化让群众惊喜不已:村东村西的生产桥安装了护栏,安全系数大大提升;连村道路坑洼不平路段都被重修,群众出行越来越便利;道路两侧栽植的紫叶李、龙爪槐等绿植,为村子增添了无尽生机。

“以前的道路坑坑洼洼,现在的道路宽阔平坦,还栽种了花草树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住在村里感觉特别幸福。”村民王立阔高兴地说。

2022-02-24 ——开发区保障和改善民生纪实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467.html 1 “民生之花”春风十里灼灼开 /enpproperty-->